首页—琼海—正文 分享
【青春博鳌】群贤聚智襄盛举
2021年04月20日 17:08  来源:海南日报 
博鳌亚洲论坛二○一九年年会“大学校长对话:教育的'东、西‘融合”分论坛上,来自中外的校长们探讨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博鳌亚洲论坛二○一九年年会“大学校长对话:教育的'东、西‘融合”分论坛上,来自中外的校长们探讨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博鳌亚洲论坛汇聚学界“大咖”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亚洲收获博鳌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充分肯定,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博鳌方案”,最先体现的成果,便是亚洲区域合作蓬勃推进。

  早在论坛成立之初,论坛发起人之一、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就明确指出,成立这个国际组织,就是为了把各界最优秀的人吸引到一起,就亚洲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推进亚洲各国的发展。

  于是,在接下来的每一届年会中,围绕解决亚洲问题的“博鳌方案”层出不穷——

  2003年年会上,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亚洲区域一体化面临的三大挑战,呼吁亚洲深化区域一体化,并成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动力;

  2007年年会上,时任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希望亚洲各国创新发展模式,除了要互相学习,创造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要放眼区外,用技术和创新来打破过度依赖能源和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2013年年会上,时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发出倡议,面对亚洲各国“保增长”“调结构”的问题,应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并使之互联互通,成为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2019年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9年度报告》发布,从商业行政效率、基础设施状况、整体经济活力、社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剖析了各经济体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优劣所在和动态演变。与会嘉宾据此展开热议,亚洲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晰……

  毫无疑问,20年来,每一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举办,都为亚洲经济适时转型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导,受到了各个亚洲经济体的广泛关注、热情参与。

  世界倾听博鳌声音

  任何一种新兴力量,都是打破现有国际格局的重要变数。尽管博鳌亚洲论坛刚刚成立时,亚洲区域外的国家曾有疑惑:论坛仅为亚洲各国提供对话平台吗?但20年来,论坛用实际行动给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博鳌亚洲论坛是开放的,是国际上探讨亚洲乃至世界重大经济问题的平台。从新世纪到新未来,从应对危机到绿色复苏,从合作共赢到开放创新,从可持续发展到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越来越具有国际视野,也越来越聚焦时代之问。

  高擎开放共赢、变革创新之大旗,博鳌声音引来世界侧耳倾听——

  2018年年会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泛南海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等分论坛中,合作共赢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则指出,这将有助于为亚洲经济一体化过程消除制度障碍。

  这届论坛还首次设置了有关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的专题讨论。与会嘉宾表示,“博鳌亚洲论坛越来越国际化了,立足亚洲,放眼世界,这也是全球化大趋势的体现”。

  次年年会上,5G智能网联汽车、沉浸式VR等“科技利器”悉数亮相,参与现场体验的嘉宾纷纷表示“仿佛已经触摸到未来”。

  对话一场比一场精彩、讨论一轮比一轮激烈。各国参会嘉宾通过智慧交锋,观点碰撞,共同编织出激发世界未来发展动力的一致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日趋国际化,还体现在参会嘉宾的日益多元上。

  2007年年会,IT巨子比尔·盖茨来了,从那年开始,国际大企业参与年会的热情更加高涨;2010年年会,论坛理事会第一次新增选了来自欧美国家的理事,包括俄罗斯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

  2021年年会,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注册线下参会人数为4128人,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其中包括来自35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官员约60人。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迎来新挑战的背景下,本届论坛更有特殊的历史作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本届年会是在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举办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嘉宾将深入探讨如何推进区域合作、如何推进经济全球化等重大问题。

  海南汲取博鳌智慧

  服务保障博鳌亚洲论坛的20年,是海南付出艰辛努力的20年,也是海南收获满满的20年。

  在参会嘉宾的聚焦下,海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以及外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旅游业发展等方面都因此获益匪浅。但更重要的是,作为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政、商、学界“大咖”们的关注和支持。

  2016年3月,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海南省主题活动之一,全域旅游与媒体融合峰会的召开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之间搭建了对话与交流的桥梁,更为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的发展建言献策。

  峰会上,与会嘉宾提出,海南有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在全域旅游中,钱和人不能成为考量指标,其最终目的是打造旅游供应链条,即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海南要搭建面向全球的网络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塑造专业化、品牌化的服务形象,向世界传递海南服务的品质。

  向博鳌亚洲论坛借智借力,已经成为海南推动自身改革开放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大家注意到,过去20年,海南经历了从单纯服务保障论坛到主动利用论坛的转变,利用形式也从图片展这样的浅层次转变为主动设置议题、举办分论坛和海南专场交流这样的高层次活动设计和安排。

  2021年年会是海南启动自贸港建设后的首届年会。时下,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一中国内地尚无先例之举,是海南发展最核心的议题,也是外界关注海南的焦点。

  早在2019年年会上,就有参会嘉宾对海南自贸港的政策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也表示,希望在论坛中开辟一个平台,让大家讨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应该怎么建设,同时由论坛秘书处、研究院牵头组织一批研究机构,围绕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帮助海南汇总思路。

  构想很快成为现实——日前,海南省召开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海南省筹备工作和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透露,本届论坛将首次开设“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趋势”分论坛,主题是“大变局中的全球自由贸易港”。(本报博鳌4月19日电)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