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琼中百花岭 探寻"保护中开发"的生态景区之美
2021年10月02日 08:57 来源:海南日报
9月28日,俯瞰琼中百花岭瀑布。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9月28日,俯瞰琼中百花岭瀑布。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本报记者国庆假期走进琼中百花岭,探寻“保护中开发”的生态景区之美

  探百花秘境 观雨林之窗

  ■ 本报记者 王迎春

  今年国庆黄金周,海南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众多景区人气火爆。若想在四季如夏的海岛“躲进”清凉苍翠的热带雨林避避暑气,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百花岭雨林文化旅游区一定是个绝妙去处。

  观瀑、登高、越涧、听鸟鸣、探幽雨林……10月1日,在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海南日报记者来到琼中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感受雨林的自然之美,也聆听着生态景区关于践行“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开发”的故事。

  保护中开发的百花秘境

  百花廊桥是琼中营根镇通往百花岭的入口,国庆节期间,这段连接着“百花秘境”的盘山公路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在景区的大门旁,许多游客围绕在一株遮天蔽日的高山榕树下,为眼前的景象惊叹不已。硕大的树冠亭亭如盖,数十根榕须相互缠绕着垂下,落地后又成为“支柱根”,衍生成另外三株粗壮的大树,独木便可成林,而这般奇观只是百花岭赠予游人们的“见面礼”。

  登上游览车,前往百花瀑布,海拔700米的落差加上跌宕的地势,让三级飞瀑似一道银链悬挂在山间。沿着百花云梯拾阶而上,一级一个景观,水花在岩石上绽开又飞溅开来,为徒步攀爬的人们送来了几分清凉。

  耳畔是潺潺的水声,眼前是移步换景的盎然绿意,随着海拔的上升,百花岭的植物群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低海拔乔木到中高海拔植被,古树参天、奇石林立、泉水叮咚。“从来不知道热带雨林可以这么美。”来自琼海的游客符静忍不住感叹道。

  热带雨林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走进百花岭,就好像走进了热带雨林“博物馆”,步移景异,“老茎生花”、“空中花园”、“藤本攀附”、“滴水叶尖”等十大热带雨林现象,在百花岭中均有展现。

  藤王谷深处的天琴树便是典型的“藤本攀附”现象,从空中垂下的一条条“黄金索”是大型藤本植物过江龙,高30余米的树干如同琴身,藤条又似琴弦,风吹藤动,恰似一架自行演奏的竖琴。

  百花岭的“原山、原水、原生态”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为了让游客能体验到最原始的景观,以不改变瀑布的原始面貌为前提,景区沿着瀑布修建起了木栈道、补给站、观瀑亭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总经理吴良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在景区内,像这样生态保护的建设理念随处可见。“路中间为什么会有一棵树呢?”行走在栈道的游客王女士对眼前的“拦路树”很感兴趣,在工作人员的解答下才明白是路给树让道。

  为了保护百花岭的生态环境,让游客真正感受热带雨林。在景区进行开发时,每遇到保护树种,都会遵循这一原则。得益于“保护中开发”的理念,百花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宝库”。

  旅教融合的雨林之窗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雨林文化,让百花岭成为十分理想的研学旅行基地。“我们想打造的雨林文化之旅不仅是游览观光,更重要的是提升游客们的生态体验。”吴良风说道。

  行至百花瀑布的尽头——天池,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传来,身着民族服饰的阿哥阿妹在竹竿之间灵活跳跃,还邀请游客一同互动,气氛在众人双手搭肩的舞动中达到了高潮。

  黎苗歌舞展演是百花岭的假日特色之一,游客身处热带雨林中,还能领略琼中黎族、苗族别具特色的风俗人情。除此之外,百花岭还精心打造了“首届休闲美食节”、“我和百花合个影”、“原生态民歌对唱”等多姿多彩的活动,让纵情百花深处的人们感受风情万种的雨林。

  “这是雨林当中的‘大脚怪’,只有脚够大,才能支撑起高大的树干。”工作人员为小游客讲解着面前的“板根现象”。针对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团体游客日益增多,为此,百花岭不仅完善了景区内的接待设施,增设了丰富多样的道具,还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编写了生动的讲解词。

  在百花岭举办的亲子研学快乐游活动中,亲近大自然成为出发点,孩子们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了解雨林之美,同时也提升了生态环保的意识。“我们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在7000人次左右。”吴良风告诉记者,不仅岛内自驾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岛外慕名而来的也不在少数。

  百花岭不仅让青山生出绿金,还将课堂搬进了大自然。以丰富的热带雨林生态资源为基础,深入挖掘文旅资源,百花岭在探索旅游与教育融合的路上,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学旅游活动体系,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雨林之窗”。

  (本报营根10月1日电)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