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论"蓝色粮仓":开展深远海养殖"屯鱼戍海"
2021年11月04日 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专家学者论中国“蓝色粮仓”:开展深远海养殖“屯鱼戍海”

  中新网三亚11月4日电 (记者 王晓斌)11月3日,2021首届中国“蓝色粮仓”麓湖论坛在三亚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倡议,在南海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深远海养殖新模式,打造“蓝色粮仓”全产业链,实现“藏粮于海”“屯鱼戍海”。

 论坛现场。 王晓斌 摄
论坛现场。 王晓斌 摄

  “蓝色粮仓”是指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形成海洋水产业及关联产业为主要载体的海洋食物生产系统。长久以来受制于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等,“蓝色粮仓”相关项目大都在近海、浅海开展。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在论坛做主旨演讲时说,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水产养殖业规模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但是淡水养殖、近海养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到自净能力更强的海域开展养殖契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中国有18亿亩耕地,大概是120万平方公里,而南海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用于养殖的面积远远超过120万平方公里。”郑新立认为,相应海域若充分利用起来,其产生的优质蛋白可与18亿亩耕地产出相媲美,且海洋养殖业的发展,可成为未来15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台风多发的南海开展深远海养殖,可靠的海洋工程装备、通畅的通讯网络是需要攻克的难点。

  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任勇带领团队正在开展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制工作。“和国外同类装备相比,目前我们制造的智能化养殖网箱造价更低、结构安全性更好、维护运营便捷。”任勇介绍,应对台风等海上恶劣天气,除了常见的浮式网箱,还有可移动网箱、沉式网箱、升降式网箱供业界选择。

  对于海上通讯等难题,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济提出“一台多用”“一港多用”的设想。“中交集团在研究海上风电发电服务的海上平台和母港,我提议把海上风电、冷链物流、海钓、海上旅游、海上观光、海上居住等功能都结合在一起,一台多用,一港多用。”周济把这种海上综合平台称作“海上驿站”,“我们要在南海几百海里的线路上不断的去建设海上驿站”。

  作为业界代表,周济还提出了南海“蓝色粮仓”的一种开发模式,即以“南海粮仓”为核心,前场是开放式渔场、专业性钓场、深远海养殖基地、海上补给站等,后场包含有基地码头、鱼苗繁育基地、冷链仓储、水产加工交易等。(完)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