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正文 分享
专访香港导演许鞍华:“弄潮”华语影坛四十载
2021年11月25日 12: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由香港导演许鞍华执导的电影《第一炉香》即将于11月25号在香港上映。此前,这一部改编自张爱玲成名作的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后出现争议。因前两次执导张爱玲作品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三顾”张爱玲,74岁的许鞍华无疑承担着过高的期待。日前,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的她已能坦然接受外界的评价。她直言,张爱玲是一位非常理想的作家,但三次拍摄经历于她而言已然足够。

  【同期】香港导演 许鞍华

  我估计观众也不会想我再拍第四次了,然后在我有限的机会能再拍戏的话,可能也不敢再拍张爱玲了,让年轻的别的导演有新的想法拍可能会比较好。我觉得她是我心目中一个不是完美可是非常理想的作家,因为她忠实地表达了她看到人性的从最黑暗的方面,跟各种各样的关系,都其实非常大胆地都冲破了好多偏见。另外就是对外界的评价,我还是蛮平心静气的。就是如果是批评的话,我会好好地听,如果觉得他们对就会改进,如果觉得他们不太对,那我也就不管了,这样子。

  【解说】六座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三座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这一获奖纪录在当下的华语电影界至今无人打破。2020年,许鞍华又荣膺威尼斯终身成就金狮奖,成为全球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女导演。种种奖项等身,足以证明许鞍华在华语电影圈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时至今日,这位导演依然保持着一份对职业的谦逊与敬畏。

  【同期】香港导演 许鞍华

  所有导演都焦虑的,所有导演找不到钱焦虑,找到钱不知道怎么拍焦虑,然后拍完以后怕不好又焦虑,所以这个是当导演的就是永恒的那种心情。所以我觉得这不过是我们的生涯里头必须经过的东西,里头有它的成绩成就,也有它必须付出的代价。比如像你说的人家批评,这是我们生涯里头必须接受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要当导演,你必须得把那些好的跟不好的都要接受。所以如果说我很特别,我就觉得这不过是我的本分。

  【解说】作为上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弄潮儿”之一,1979年,许鞍华的大银幕处女作《疯劫》让这位女导演在同辈影人中顺利“出圈”,与如今活跃影坛的徐克、吴宇森等人一道,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香港电影行业的兴衰与发展。

  【同期】香港导演 许鞍华

  我只能说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兴奋,就是拍戏不分日夜,然后大家都讨论得特别热烈。就是有点像你看见一个东西你就往前冲,你不管整体效果跟最后的后果,可是现在就是会,因为你有经验,很多事情你就不用做,你也知道是不行的,所以少了很多乐趣。

  【解说】入行以来,执导影片30多部,回顾初心,许鞍华显得从容而淡然。

  【同期】香港导演 许鞍华

  我是个影迷,我只是到电影学校,真的是抱着要知道一下电影到底是怎么制作的,那么我一回香港,也很幸运找到一份工,可是那个时候香港刚是电视台开幕的时候,需要很多人,那么我们就被征去,一去就当导演了,然后就一直没有停过,都是当导演,所以其实是有点怎么讲,因缘际会,而不是我刻意争取的。

  【解说】如今,虽已迈入古稀之年,这位导演依然精力旺盛,连日来,她奔波于两地之间,拍摄、宣传、受访,一刻也未曾停歇。在她看来,近年内地与香港电影市场互相促进和影响,共同推动了华语电影的发展。而今中国内地也越来越成为令全球眼热的巨大电影市场。

  【同期】香港导演 许鞍华

  应该是大概2000年的时候,或者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香港人对于电影市场的把握跟拍动作片是有特殊的研究,然后有很多人来到就带动了这里的武打剧吧。可是到今天,我发现那个国内(内地)的市场跟电影是已经特别懂这些的,因为它的产业庞大,那个进步是巨大的。因为在内地好多人看电影的,这个市场非常大,这个观众基础也非常大,全世界都在争取这个市场。

  【解说】华语电影如何走出去,是华语电影人永恒的话题。在港大修习文学的经历让许鞍华对电影艺术抱持着独有的文学情怀。在她看来,电影是传递文化的优质媒介,而传播文化亦是华语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道路上的重要使命。

  【同期】香港导演 许鞍华

  我觉得电影是一个非常好传递文化的媒介,因为它是全方位的,一部电影里头有音乐,有声效,你给人家的印象就是身入其境了,抽象的东西是特别感人于无形的。文化这个东西其实也是无形的。所以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介绍文化的媒介。

  【解说】如今的许鞍华依然奔走于片场、影院和演播室之间,电影和创作仍是她生活的主心骨,于她而言,女人七十,正是黄金时代。

  记者 范思忆 梁源 罗嗣昱 香港报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