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同学排好队将身上的书包取下过安检!”11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琼中附中”)校门口,学生们正井然有序进行金属探测仪的检测,进校门过安检,已然成为华中师大琼中附中习以为常的制度规定。
记者了解到,该校正积极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在落实手机管理方面,学校通过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人文关怀与制度规范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抓好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每个年级设有手机保管装置,有手机保管责任人,通过学校宣传栏、公示栏、主题班会等渠道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并将学生手机管理要求通过家长会或《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
“学校针对手机不入校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使我更加认真的去学习,排除了手机对我的干扰,与此同时,也使我有更多的时间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就读于该校高二年级的吴奇凤尝到了学校多措并举开展手机不入校带来的“甜头”。
作为一所半寄宿的学校,华中师大琼中附中在手机管理方面做出了各自的实践探索,采取从源头出发,灵活施策等方式,加强对学生手机的管理。该校在上学期开始增加4名校警,同时购买了安检机、金属探测仪和巡逻车,加强校园巡逻、课间巡逻和学生入校安检工作;同时增设多个公用可视电话机,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
“得益于学校手机管理的举措,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前后对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该校教师黄发英说到。出台针对性制度后,学生没有手机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课后参加各类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上课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通过‘双减’有效的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的良好生态,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负责人吴挺进表示,下一步,县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考试和校内课后服务等“七项管理”,积极采取家校合力,多管齐下,全面促进“双减”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尹婉妮 徐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