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张惠宁
“台风来时,渔船是风险点。有些渔民会‘抢风头,赶风尾’冒险下海去捕鱼,过去防风时,数千艘渔船管理是让万宁市委市政府深感头疼的事情,很难管到位。林靖加强全部渔船管理的同时,让人去重点排查哪些渔民过去做过这样危险的事,就重点盯防这极个别渔民注重自身安全。这一下子整个渔港都安全了!”
12月3日,说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个人、万宁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林靖,与林靖相识26年并且三度一起“共事”的万宁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冯小虎对他十分佩服,冯小虎对海南日报记者说,渔船管理,过去就是分有证的和无证的,“但他会想到,有些渔船,可能会放在家里备用,不登记也不下海,把这些船也全部摸清底数,才能彻底防范风险。他这个人心思缜密,考虑问题细致全面。这几年,万宁经历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台风,防风防汛是零伤亡。
2019年3月,万宁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成立,林靖就任局长。此前从2016年开始,他任万宁市安监局局长。应急安全管理工作,复杂,辛苦,风险大,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但5年的应急安全管理工作,让林靖对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次,高速路上一辆大卡车撞到了高架桥墩,卡车里装的钢筋刺穿了司机的身体。林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营救,他一边拿着给司机输液的吊瓶,一边不断地大声叫醒命悬一线的司机,成功地把这个司机救活过来。司机的家人赶到后感激地不停地说“谢谢”。林靖经常跟属下说,我们比别人更多地目睹事故,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尽最大力量去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让更多的家庭免于失去亲人的不幸,这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找出风险点,就能降低事故发生。”这是林靖的工作思路。他经过调查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中导致电动车主伤亡的原因是不戴安全帽,万宁市以市安委会的名义下发活动文件组织戴头盔行动宣传,先推出送头盔活动,而后交警部门对没戴头盔的当事人处理,只要买来头盔就免于处罚,交通伤亡事故明显下降。
万宁市是槟榔之乡,为了防止采摘槟榔时发生触电事故,2017年至2018年,万宁市全面排查供电线路下有槟榔的村户家庭,共排查出779户这样的槟榔户家庭,万宁市采取从别的线路调度电力,甚至停电让村户采槟榔,以及要求槟榔户采摘做好安全防护等措施,保障当地槟榔采摘至今无一事故发生。
“你见过48小时不睡觉的局长吗?在我印象中,台风一来,他就不睡觉不回家,整夜守在应急指挥部。”在万宁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组副组长吴崇辉的眼中,林靖是“党员的标杆”。“他召集大家一起分析云层变化情况;召开视频会议,了解各单位各乡镇的值班值守情况;群众的转移情况以及生活物资供应情况,他一定要自己一遍遍问才放心。”吴崇辉说,台风夜,他还会跑到指挥部的天台上去实地感受风向。这几年,他经常与气象部门和水务部门学习分析气象云团、气压对降雨和台风的影响,掌握了科学安排水库排泄调度等专业知识。“他疲惫了就喝一杯万宁的黑咖啡提神。跟在他身边干活会有点苦,但你能学到东西,会感到精神很愉悦。”吴崇辉由衷地说。
“每到防风防汛时,总有些单位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总是打来电话来问。”万宁市应急管理局三防组组长官星润说,林靖组织人手制定出了万宁市防风应急响应启动研判工作手册和万宁市防风应急响应行动工作手册,细化明确防风防汛各相关单位在水风灾害不同阶段、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具体行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专业问题通俗化,方便基层开展救灾减灾工作。他还大力发展蓝天救援等社会力量,创新建立商家代存的物质储备机制,逐步完善和构建人、物、机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清明节期间,万宁市东山岭旅游景区后山岭山项发生火灾,扑火队员发现救援没有路,林靖立即协调属地镇政府研究开辟临时上山路,并自己带领扑火队员搬运扑火物质,由于扑救及时风景区没有受到影响,但他满脸黑灰,全身湿透,需要被搀扶才能艰难下山。五年来,只要哪里出现险情,哪里的群众就能看见他身穿“万宁应急”的反光马甲背心忙碌的身影。坚守责任,不辱使命,他带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连续5年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