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多亏了扶贫干部,经常跟我沟通交流,让我树立了生活信心。”近日,排浦镇昌王村委会文青村脱贫户薛石坚谈起自己的脱贫经历,很是感慨。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排浦镇始终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平台,为脱贫致富典型提供全方位保障。
薛石坚夫妇俩均是三级残疾人,薛石坚驼背,妻子则是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生活上的困难除了身体上的,还有要照顾家里的老父亲,并养育3个孩子。这些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薛石坚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2017年,薛石坚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薛石坚说,按照自己的条件,出外打工也很难找到工作,好在有一人手不足的运输雇主雇用了他。薛石坚干活十分卖力,一车上百斤的货物,他这样的“驼背人士”要背十几回才装满。他不嫌累,每次搬完还要开几个小时的车程到目的地卸货,他的勤奋受到雇主的好评。虽然一个月就那么几次工作机会,但在过去就靠这几百元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纳入贫困户后,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薛石坚申请了金融贷款,通过贷款的5万元,购买了8头牛回家养殖。“我和妻子一起养牛,能够相互照顾,家里和工作也能兼顾,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第一批牛养了一年半,就以7000元一头的价格售出,收获了一笔小利润。”薛石坚开心地说道,“当时并不是把8头牛都卖完,留下了几头做种牛。通过母牛繁殖、市场购买小牛的形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近几年平均每年可售卖黄牛8头左右,年收入约五六万元。”
靠着养牛,薛石坚一家已在2018年脱了贫,日子越过越好。此外,薛石坚也一直用勤奋去弥补身体上的缺陷。他不仅仅养牛,平时也帮老板运输木材和砖头等。据有关帮扶人介绍,薛石坚常常凌晨4点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了,别看他驼着背,砖头照样搬。因为他的勤奋努力,他也被评为2020年海南省脱贫光荣户。
“我现在已养有40多头牛,其中有17头母牛,下一步我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计划是养殖23头母牛,明年可售卖的牛达到20头。希望通过养殖获得好的收入,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感,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薛石坚坚定地说道。(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林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