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秀英区秀英街道海口港社区,区社工总站站长符青桥带领社工上门走访83岁的蔡阿公,了解其近期生活情况,开展爱心义诊。据了解,该区推出“乐活行动——快乐夕阳红”服务计划,以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以开展小组活动等“n”个服务模式,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老人一家因病致困 社工上门精准帮扶
“现在蔡阿公一个月需要花费近2000多元的医药费,一天要打3次针,目前行动不便。老人儿子多年前发生意外,导致病情多发,全靠儿媳妇一人在照顾。”符青桥介绍,今年5月份海秀街道社工站成立,在走访了解到蔡阿公因病致困的家庭情况后,他们开始着手联系社会资源提供针对性帮助,同时和社区协作,帮助他了解政策,申请低保待遇、办理高龄津贴,并进行心理疏导、开展爱心义诊等。目前,蔡阿公的儿子已成功享受医疗低保救助待遇。
据了解,海秀街道社工站通过多种形式对辖区内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专业帮助,采用就近集中办理或者上门服务的方式协助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办理高龄津贴事务,在开展系列活动让更多居民找到归属感的同时,拉近了邻里关系,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日常工作中注重满足老人精神需求,在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我们和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邀请他们参加团体活动,减少孤独感,开心生活。”符青桥说。
建设友好型社区 丰富老人业余文化生活
在秀英区海口港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有的老人在一楼唱歌跳舞,有的在二楼写字画画。了解到老人对文娱活动的需求后,海秀街道社工站成立了合唱队,队员田海湘说:“我们有几个姐妹对唱歌比较感兴趣,社工就组建了合唱队,我们在一起开嗓唱歌,开心得很,非常感谢社工站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
秀英区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创建“1+3n”社工服务模式,开展“快乐夕阳红”老年人互助支持小组活动、“金龄智慧课堂”老年人知识讲座活动、“乐活行动”老年人兴趣课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了8场活动,受益人数达300人以上。
秀英区社会事务救助中心主任周经力介绍,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秀英区以社工站为抓手,通过“乐活行动”关爱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秀英社工站建设率先在全市乡镇和街道实现全覆盖,共建设了9个社工站,包括1个总站、2个街道站、6个镇站。
“1+3n”社工服务模式
“1”是指以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
“3n”包括从个人层面运用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小组层面运用老年人互助支持小组等形式开展小组活动;从全社会层面倡导人人都当“尊老敬老爱老”志愿者,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共同营造帮贫助老、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让老年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