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合作社助力三亚大茅村乡村振兴“脱胎换骨”
2021年12月15日 06:46 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14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平均每月近5000元收入,家里现在也盖起了小楼房。”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里,看着种在“水”里的蔬菜一片翠绿,45岁的新型职业农民黄丽萍乐呵呵地说。自从成立16家种植养殖合作社后,大茅村越来越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底气也更足了。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记者 利声富 摄

  “种菜哪有不在土壤里?不用浇水施肥?”起初,和许多传统农民一样,黄丽萍听到种菜没有土壤,怎么也不相信。到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工作后,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她掌握了走在科技前沿的农业技术,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给农业的变化是如此神奇。“许多人也许没见过‘种在’水里的蔬菜、番茄,在共享农庄里工作,让我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魅力。”正在现代农业生态园里工作黄丽萍说,温室内空气洁净,没有喷洒任何农药,采摘的草莓、番茄轻轻一擦就可以直接吃,不用担心。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记者 利声富 摄

  番茄、草莓、瓜菜均是无土栽培,采取水温调控等技术在大棚种植,不再像传统农业那样,头顶烈日,脚踩泥巴辛勤劳作。在大茅共享农庄,像黄丽萍一样,通过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由传统农民变身技术农民的不在少数。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往单打独斗很难占有市场一席。根据村里的情况,大茅村抱团取暖,成立合作社。同时,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盘活大茅村农户闲置土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由传统大田轮作发展成高效农业产业,增加农户收入。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记者 利声富 摄

  一株株龙眼树枝繁叶茂,林下养殖了上千只鸽子,旁边槟榔树刚采摘的印记清晰可见……“这两年槟榔价格好,售价每斤20元以上,村民收入一下子增加许多。”麦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麦永良介绍,他们合作社有近200亩的林地,种植芒果、槟榔、龙眼等经济作物。成立合作社后,销路也不发愁了。

  同时,大茅共享农庄以“企业带动、土地入股、村民参与”方式,开发乡村健身休闲农业,打造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发动农民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传统农民也变身技术农民。

  “全村先后成立16家种植养殖合作社,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每人每年6700元增至2020年的每人每年21500元,足足增长了3倍多,越来越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言语间,大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正才一脸自豪。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