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12月16日电 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记者 张茜翼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海南省新闻办公室16日举办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条例》对标国际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国内先进经验,将适用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制度和措施有机融合,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
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邓云秀说,《条例》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创设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实施跨类保护规则,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或服务使用的未注册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国内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禁止使用。
同时借鉴香港的做法,在商标权保护领域实施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贸易政策,创设海南自贸港内平行进口、贴牌加工的注册商标商品保护规则。
此外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建立知识产权纠纷早期中立预判或评估制度,为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提供指引和参考。
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痛点难点问题
立足自贸港知识产权保护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条例》在商标、专利保护方面,规定强化知识产权质量导向,依法查处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和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同时规定实施该两项行为涉及损害公共利益,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受到主管部门较重行政处罚的,应当将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该条例创新商业秘密监管模式,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民事审判程序中的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引入到商业秘密行政保护中,解决权利人举证难问题。
在展会、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结合自贸港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离岛免税网上商城等实际,针对展会举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等实施主体设置知识产权管理责任。
在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衔接方面,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下,建立知识产权无效宣告程序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民事侵权诉讼、仲裁程序的衔接机制,有效实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周期长问题。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邓云秀说,《条例》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是依托国家设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规定建立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相适应的案件管辖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对植物新品种、关键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二是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执行难等问题,规定法院应当加大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执行力度,探索知识产权财产性权益的新型执行方法;规定法院应当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加大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和规模侵权的惩罚性赔偿,依法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完)
附:《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大型策划报道《自贸港百问》
创意:杨旭
策划:王辛莉 尹海明 王子谦 王晓东
文字:张茜翼
原标题: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