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外国运动员:“冬奥会后,我想去刮痧”
2022年02月26日 09:48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曲欣悦

  《工人日报》(2022年02月26日 03版)

  “有一位瑞士队的队医在回国后还给我发来信息,邀请我有机会能去瑞士继续和他交流中医药知识。”北京冬奥村中医药体验馆的志愿者王艺真告诉记者,她已经与许多外国友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他们都希望能继续了解中医文化。”

  王艺真是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她服务于冬奥会上一个特殊的岗位——中医药体验馆讲解员。中医药体验馆位于运动员们居住生活的冬奥村里,这也是首次在奥运会中设立了一个集中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场所,“让中医之美被世界看见”是这群志愿者们努力的目标。

  “没想到会这么火爆”

  冬奥会期间,一段外国运动员有模有样地学习“五禽戏”的短视频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负责人也曾到访延庆冬奥村的中医药体验馆“打卡”,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跟随屏幕完成了一套虎戏的表演。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们,日常工作就是带着运动员观摩、体验中医药展示区,向运动员讲解中医药知识。开村以来,不少外国友人也给志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3位来自斯洛伐克的运动员对电子屏上展示的《本草纲目》古籍非常感兴趣,还专门留了邮箱地址,问我能否给他们电子版链接或是购买渠道。”王艺真告诉记者。

  让另一位志愿者王艺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亚美尼亚的随队官员,她到体验馆3次,详细地了解展区所有内容。“她最后一次来的时候,还专门向我们询问在冬奥会后,在哪里能体验到刮痧和中医按摩。”

  “很多外国朋友在参观完后,都会用Amazing(神奇的)Fabulous(极好的)这样的词汇称赞我们的体验馆。”王艺超说。

  在冬奥村,许多外国友人去过中医药体验馆后,被“引流”到了冬奥村诊所的中医部。“我们起初也没想到会这么火爆。冬奥村诊所的医生说,很多运动员都是听了体验馆的介绍来到这里挂号,一些理疗项目甚至都需要提前预约了。”中医药体验馆项目主管裴纹萱告诉记者。

  令志愿者们没想到的是,很多外国友人其实对中医药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想要和志愿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一位美国队队医告诉志愿者,他们这次也专门带了一套真空罐,给运动员做恢复。

  短视频里的“小巧思”

  北京冬奥村中医药体验馆展区虽然只有120平方米,但通过8K、5G、AI、激光等高科技技术加持,参观者可以沿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轨迹,沉浸式地感受中医之妙,领略中医之美。

  “我从他们每一个惊讶的表情,每一个瞳孔放大的眼神,确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这里非常感兴趣、愿意去体验,而且非常想获得更多的信息。”王艺超说。

  为了让外国朋友直观地感受到中医之美,在内容环节设置上,志愿者们也融入自己的“小巧思”。

  体验馆的全称是“10秒”中医药体验馆,为什么叫“10秒”呢?志愿者表示,他们考虑到参赛的运动员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所以就采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短视频形式,将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知识制作成200多个短视频,再配合上声光电的高科技效果,以及制作精美的中草药3D立体图像,让参观者既能了解中医知识,又能拥有酷炫的体验感受。

  在参观结束后,志愿者们还为每一位参观者都准备了盲盒小礼物,经络穴位袜、刮痧板等礼品都很受欢迎。

  中医药中,有很多名词和表述方式来自中国古代汉语,如何让外国友人听懂介绍,志愿者在翻译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说‘经络’的概念很多外国人并不理解,也不好用英语直译。我们就会用一些比喻来解释,把它形容成高速公路,或者是水道和河流,他们也就更容易理解一些。”王艺真说。

  面向青年,面向世界

  裴纹萱告诉记者,中医药体验馆的筹备工作从去年4月就已经启动。“有上百名专家参与到场馆的设计和论证,我们也广泛地听取了业内外人士的建议。所有翻译也都是请专业团队一个词一个词去把关。我们也想通过这个展馆,寻找一种面向青年、面向世界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形式。”

  随着冬奥会落下帷幕,冬奥村也进入冬残奥会之前的赛事转换期。与运动员依依惜别之后,中医药体验馆又迎来了一批新客人——冬奥村其他岗位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今天来了30多位我们同届的志愿者。”2月22日,冬奥会已经闭幕两天,但王艺超还是在体验馆的岗位度过了忙碌的一天。

  这些来自国内的志愿者,在参观之后同样深感震撼,想要体验一下刮痧、中医按摩。“虽然大家都成长在中国,但不是所有国内年轻人都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入了解。我们很高兴在做国际传播的同时,让国内年轻人也能感受到中医之美。”王艺超说。

  据悉,在冬残奥会赛事结束之后,中医药体验馆也会撤离。但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还有下一步打算,他们计划将体验馆的中医药体验展示方式,复制到社区、学校以及商场大屏上,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文化的魅力。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