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万宁—正文 分享
万宁北大镇“数据员”马骏驰:争分夺秒,不给病毒留时间
2022年04月12日 15:30  来源:万宁发布厅微信公众号

  4月11日23时,已至深夜,万籁俱静,万宁市北大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里的键盘声依旧哒哒作响,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北大镇党政办副主任马骏驰还在办公室里忙碌,汇总各村当天上报的返乡人员信息、核对当天的核酸及抗原检测名单、更新省市反馈的疫情防控信息……这几乎是马骏驰近来的工作常态,通宵达旦、争分夺秒,与疫情有关的工作都刻不容缓。

  “我必须做得更快一点,病毒传播的速度才能慢一点。”说话间,马骏驰还在快速地核对着电脑里的数据,接收和反馈信息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马骏驰所承担的就是“传输链”和“协调者”角色。

  “每日收集各村上报的返乡人员信息,接收省、市反馈的涉疫区人员信息,及时协调各方对人员进行管控,组织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马骏驰用短短几句话概括他的主要工作,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疫情防控工作不容出错,大量的数据不断更新,必须要一一汇总核对。马骏驰每日更新返乡人员台账,整理出当天需做核酸和抗原检测的人员名单下发各村委会,安排检测事宜,并在下午六点前统计当天的检测数据。

  “核酸结果可以通过后台查到,但抗原检测不行,只能一一收集各村的检测结果,再与应检人员的名单一一核对,一个都不能错。”这项工作十分耗时间,安排21个村(居)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收集检测结果、汇总台账上报,这些工作需要在每天下午六点之前完成,这便是马骏驰“争分夺秒”的原因。

  马骏驰还要24小时紧盯“海政通”系统,若系统反馈有涉疫重点人员线索,则要第一时间联系该人员核实信息,让其原地等待,再协调市指挥部、属地基层组织或公安部门,对其进行管控,这项工作非常考验协调沟通能力。

  马骏驰回忆起,3月23日,一男子自上海回海南后,到北大镇找朋友聚会,就在该男子进入北大镇辖区范围不久,管控信息便下达了。马骏驰立刻带着医护人员赶到现场,要求该男子就地隔离,但对方情绪激动,不愿配合。

  看出对方的恐惧,马骏驰主动上前安抚,“阿弟,你别怕,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你,这里非常安全。”马骏驰当场把手机号码写在纸上,承诺能够随时联系,并为该男子收拾出一间隔离房,终于让该男子同意就地隔离。

  此类安抚隔离人员情绪的事并不少。一天凌晨,马骏驰收到辖区内有一位密接者的信息,立即电话联系对方,而这通电话持续将近1小时。“她太害怕了,我只能一边安慰她一边联系人员进行管控。”

  马骏驰每天要接打上百通电话,曾创下连续工作30小时的记录,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更是常态,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看起来很疲惫,两个眼袋耸拉着,但马骏驰却毫无怨言。

  “跟大局比起来,个人利益微不足道,大不了就是少睡一点,吃饭快一点而已。”马骏驰觉得,只要他做得再快一点,再多一点,就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多消灭一个“敌人”。

  雾尽风暖,阴霾将散。这个来自河南的小伙说,他想在疫情结束后和女朋友好好吃顿饭,再抽个时间回家好好陪陪家人。

  记者:朱乃飞

  通讯员:文贝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