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 记者张惠宁
5月,海南进入高温多雨的季节,也进入了本地“叶菜”供应缺乏的季节,“高温多雨病虫害增多,露天的叶菜很难生长”,海南市民的餐桌往往要依靠内地调运蔬菜过来补足。万宁礼纪镇莲花村委会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筹措资金200多万元,从云南引入能遮雨遮阳,遥控喷水施肥的大棚设施,将村里110多亩撂荒地,变成了一年四季天天能供应新鲜绿色蔬菜的常年叶菜种植基地,不但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还为平抑万宁的蔬菜菜价作出了贡献。
岭尾坡叶菜基地苗圃 海南日报记者张惠宁 摄
5月26日下午,在礼纪镇莲花村委会岭尾坡常年叶菜种植基地,200个多个长30多米,高约2.4米、宽约4.6的大棚依次单个排开,每个大棚是用水泥柱撑起框架,覆盖着一层透明的塑料布和遮阳网,每侧的塑料布底部可像蚊帐一样收起,通风通畅。管理人员王波按一下手中的遥控按钮,大棚高处悬挂的一排喷淋嘴就自动喷出雾状的水,滋润着叶菜生长。
“这种大棚是我们从云南引入的设备,能很好地克服海南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让叶菜能够存活生长。”礼纪镇莲花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富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岭尾坡叶菜基地工人播种育苗 海南日报记者张惠宁 摄
莲花村委会岭尾坡这一带由于是沙土地,水利灌溉条件不好,有数百亩土地撂荒多年,为了振兴乡村经济,把撂荒地用起来,莲花村委会村干部将岭尾坡地的土壤拿去省农科院化验,得到了回答是只能适应短期作物。
王国富成立了万宁莲农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筹措资金200万元,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引入大棚设施创建常年叶菜基地。他们在贫瘠的沙土地施上有机肥,改良土壤,成功种上多种叶菜。叶菜基地从2017年数十亩开始逐年扩大发展,至今已发展到110多亩,成为万宁市最大的常年叶菜基地。叶菜基地实行“轮作”方式,叶菜20天左右就有一茬,目前每天可向万宁综合蔬菜批发市场供应5000斤叶菜,主要供应万宁市场,也销往琼海、陵水、三亚一带。
叶菜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 海南日报记者张惠宁 摄
“有了莲花村这个叶菜基地,可以保障当地人在夏秋季节也能吃上本地新鲜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王国富自豪地说。记者了解到,因为岭尾坡基地叶菜供应能力足,能够有力地平抑本地市场叶菜价。前段时间万宁突遭新冠疫情,饭店和酒店叶菜需求减少,莲花村党支部就向附近社区和万宁的寄宿制学校免费供应叶菜。
这个叶菜基地可遥控浇水、施肥,管理人员只有数人,在种菜和收菜环节,需要人工,叶菜基地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收入可观的就业机会。“今天早上我刚种下了菜心、芥菜、小白菜、菊花菜”,莲花村委会排园村民王平芬和妻子杨海燕都在基地工作,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每天早上种菜,下午收菜,两个一个月收入能达8000元。“平常需要二三十名工人种菜收菜,多的时候能用五六十人。”王国富说。
叶菜种植基地也为莲花村委会每年带来保底的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莲花村委会岭尾坡叶菜基地“莲农”品牌叶菜已打响,中国银行万宁支行派驻莲花村乡村振兴队队长许开勇对记者说,岭脚坡的撂荒地有数百亩,莲花村还想继续将叶菜基地的规模扩大,让更多的撂荒地能利用起来,惠及更多村民,也为丰富当地的菜篮子工程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