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7日消息(记者 黄婷 实习生 吴祖杭)27日上午,“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专场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相关情况。
海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丰硕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过去五年海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有6个方面标志,即,“123456”。
“1”是一个伟大的思想深入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入得到宣传贯彻落实。省委深改办(自由贸易港工委办)创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微信公众号,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重要论述和取得的成就。该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2”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大行动成效显著。一是社会文明大行动,推进两个国家级文明城市建设,提名6个国家级文明城市,还创建了一批文明村镇、单位和学校。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省域覆盖,建立了27个中心、237个所、3151个站,主要是以志愿服务方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
“3”是庆祝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浓墨重彩、隆重热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4”是全省公共文化四级网络基本建成。特别是省会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力推进。
“5”是广播剧《永远的更路簿》《大爱人间》等一批文化精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6”是影视、演艺、游戏、设计、会展、娱乐六大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30亿元、占全省地方生产总值比重为3.5%,比2016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海南将多措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海南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对此,海南将主要从以下7项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1.构建“三极一带一区”文化强省发展新格局。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海口经济圈重点发展影视、演艺、游戏等文化事业和产业,集中在海口布局建设省级重点文化设施。三亚经济圈重点发展休闲娱乐、文物和艺术品交易等文化事业和产业,集中在三亚布局建设区域重点文化设施。儋洋经济圈重点发展东坡文化、文旅融合等文化事业和产业。滨海城市带重点发展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产业。中部生态保育区重点发展生态文化、黎苗文化等文化事业和产业。
2.加强“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理论研究和宣传贯彻。一是省级机关政策研究部门、省重点智库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出版思想读物,注重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指导意见、法规规章、规划计划、实施方案、操作指南等政策文件。二是列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首要任务,加强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解读培训,使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觉。
3.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设活动。一是深入持久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二是加强诚信建设,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新风尚的鲜明标签。三是推动移风易俗,推行绿色殡葬,改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过公期”“闹军坡”奢侈浪费,沉溺喝酒,“等靠要”等陈规陋习。
4.唱响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时代强音。一是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突出做好党的二十大、“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等主题宣传。二是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5.繁荣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文化事业。一是用好海南红色文化、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海瑞文化、东坡文化、自由贸易港建设等特色资源,创作影视演艺、文学图书、美术书法等优秀文艺作品。二是建设好红色娘子军、琼崖革命根据地、解放海南三大红色品牌纪念设施,推进省会城市十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全省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水平。
6.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文化产业体系。一是培育壮大影视、演艺、游戏、设计、会展、娱乐六大产业。二是建设六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以海口为主基地,建设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三亚中央商务区,建设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在崖州湾科技城,建设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同时搭建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数字化基础平台。三是发展四大文化旅游融合业态。推进红色文化、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7.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组建省传媒集团、省出版集团、省演艺集团三大集团,推动南海网主板上市、出版发行业务板块股改主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