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沙—正文 分享
吉亚才:与妻子互敬互爱互商 全身心种好“金谷子”带领村民致富
2022年06月09日 14:58  来源:南海网

  6月3日,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拥处村党支部副书记吉亚才忙着走村串巷,与自己负责的白沙仙婆岭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其他村民,一同探讨如何将山兰旱稻产业做强、做特、做精。中午12时许,妻子刘玉凤打电话来询问他是否回家,听到电话内亲切的关怀,周围的村民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吉亚才的家庭在大家的眼里,那是学习的典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梁振文

  让山兰米成“金谷子”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山兰米是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的特色农产品,如今更是青松乡农户致富的“金谷子”。但是在2014年以前,这个“金谷子”却让当地农户们瞧不上。原来,山兰稻是海南黎族的特色山地旱稻,适宜种植在干旱地带。但其种植过程却不简单,需要人工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进行,一年不仅只能种植一季,而且产量不高,无法刺激农户种植山兰稻的积极性。就在2014年当年,青松乡拥处村种植山兰稻的人家都不超过五户,吉亚才家就是其中一户。

吉亚才在田里工作

  “吃山兰米是黎族的传统,是一种文化,更是根植于血脉的传承。”吉亚才担忧地说,看着祖祖辈辈的劳动智慧逐渐被大家摒弃,为了把山兰稻米与农户的致富之路连接起来,他开始做市场调研,并以身示范。

  2014年7月,吉亚才成立了“白沙仙婆岭种养专业合作社”,并鼓励村里的农户都加入合作社一同种植。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规模日益扩大,合作社中集播种、收割、包装到销售的“一站式”生产链在不断升级完善,社员也由最初的不到十户发展到了三十二户,种植山兰稻面积超过200亩。合作社不仅帮助社员销售山兰稻米,还在全乡范围内帮助农户统一收购山兰稻米。仅2019年,就收购青松乡全乡山兰稻米超过18万斤,收入在45万元左右,在当时直接带动了拥处村70户贫困户进行山兰种植,间接带动了全乡120户贫困户种植山兰,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做孩子的人生导师 做家庭的润滑剂

  由于扶贫工作任务重,吉亚才照顾家庭相对较少。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可大山里的村民还是日复一日,发展缓慢。我既心疼丈夫的劳累,更被丈夫的行为感动。”妻子刘玉凤非常理解、支持丈夫吉亚才,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吉亚才

  “她太累了,三个孩子,还有父母双亲。她为我做了太多。”妻子的贤惠和支持,让吉亚才既感动又愧疚。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为了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吉亚才夫妻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当时三个孩子,家里不宽裕。校服都是姐姐穿了,妹妹穿。”吉亚才说,他们夫妻俩对物质生活追求淡泊,衣服整洁得体不慕新潮,提倡节约,用之有度。

吉亚才跟村民一起在山上种植山兰稻

  “衣服整洁得体就好,我非常感谢父亲从小对我们的教育。”二女儿吉玉祖说,在父母的教育下,三姐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父亲吉亚才经常和家人一起讨论家务事,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对他们的为人处世影响很大。

  长期生活在一起,家人总有面红耳赤的时候。可自结婚起,与吉亚才一家共同生活的老人很开心。“仅有的一次矛盾,还是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吉亚才说,受传统观念影响,两位老人认为家庭不宽裕,两个女孩子可以不用读幼儿园。吉亚才与妻子主动劝说老人,将责任主动扛到肩上。夫妻俩的行为让两位老人觉得受到尊重,从而化解了矛盾。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孩子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在拥处村,他们一家年年都被评为"五好家庭"。

全家人给母亲过生日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