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学童“打卡”沦为新型教育负担
2022年06月17日 08:59 来源:海南日报

  ■ 斯涵涵

  如今,“打卡”不再是上班族的专利。在很多小学乃至幼儿园中,“打卡”现象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写字打卡、阅读打卡、英语打卡、跳绳打卡、家务打卡……如果有的家长不及时在家长群“接龙”,老师往往还会专门提醒——“以下同学还没提交打卡:@某某妈妈@某某爸爸……”(6月16日《半月谈》)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学校开始给学生布置有创意的个性化作业,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而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普及,使得学童打卡成为日常。

  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21天效应”,即同样的事情重复21天就能够成为一个习惯。有过亲身体会的家长们反映,劳动、阅读等打卡任务让孩子经历了从不会到会、从抗拒到喜欢再到习惯的过程。日复一日的“打卡”的确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成长大有裨益。

  然而,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文化课到才艺培养,过多过细的打卡项目令人产生“打卡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首先是增加了家长的时间成本与经济负担。自从劳动和体育成为学校重点抓的“打卡”领域后,不少家长特地为此购置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专用设备,并且平均每天花两个小时监督孩子的各种“打卡”。有的家长既要工作,又不敢怠慢学校老师的各种打卡要求,难免焦虑烦躁。

  其次,过频过杂、超出孩子动手能力的打卡任务容易流于形式。有的打卡任务没有做好科学、合理的论证与实践计划,难度大、耗时长,单靠孩子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只能由家长来代劳。这不仅变相加重孩子学业负担,也背离了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及动手能力的教育目标。

  芜杂、频繁的学童打卡隐藏着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从实际出发,不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条件限制,固守空想式、命令式的教育成规,光注重完成教育指标而忽略了教育的宗旨,使得打卡异化为家长们无奈代劳的“重负”,备受诟病。

  科学、合理、适当的打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但要防止过频过细过杂的打卡沦为新型教育负担。主管部门要完善相关规定细则,指导学校、老师扬长避短,科学开展各项“打卡”活动。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们的反馈意见,要求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部署打卡作业,架起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避免教学活动偏离初衷,也避免对家长和学生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家长们则要正确认识打卡的利弊,摆正心态、有效配合、积极反馈,克服攀比、跟风等心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