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万宁—正文 分享
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涣散村“蝶变”展新风
2022年10月11日 15:18  来源:万宁发布厅

  入秋的万宁市东澳镇新群村内,海风拂面,绿意盎然,挺拔的行道树与蓝天白云相映生辉,干净整洁的道路直通家门口,村委会外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建墙振奋人心,整个村子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新群村是东澳镇重点关注村庄,该村支部2021年度被万宁市委组织部认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自去年换届以来,在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陈秋龙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及时公开“三资”情况、解决村民最急迫的民生问题等措施,将整顿软弱涣散与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昔日新群村软弱涣散党支部声名远扬,往届村委会罔顾群众利益,村集体资金外流,群众利益严重受损……造成多年干群对立,群众对“两委”班子不信任的局面。“党的根基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问题不解决,村里的发展无从谈起,一定要建强班子。”去年5月份,驻村第一书记陈秋龙到新群村后提出,要想摆脱“软弱涣散”泥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首当其冲。

  在陈秋龙的雷厉风行下,新群村“两委”干部每周一定时召开学习会,加强理论素养,通过进一步定岗定责,将职责分解落实到人,同时做实做细“三会一课”,开展谈心谈话和心理疏导,严格议事决策公开化制度,定期公开群众关心关切的信息……通过种种各项强化党建措施,新群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开始凸显,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村“两委”班子的整体面貌得到改善,工作作风大大转变。

  “以前村民基本找不到村干部,村民们看见村干部都闪得远远的,现在许多群众路过村委会都会满脸笑容进来唠嗑一会儿。”在新群村工作多年的政府雇员杨锦对村党支部的变化感触颇深。

  “今年青椒每亩收入约8万元,我家种了3亩,今年收入不愁咯!”谈到今年收成,村民刘永才笑得合不拢嘴。“这还得感谢去年村委会给我们打的几口取水井!”

  在抓党建工作的同时,陈秋龙始终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富民作为最终落脚点,针对新群村村民的转产转业问题,去年,陈秋龙主动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筹集资金8万多元在村里打了10口灌溉水井并清理水渠,同时专门拉农业用电,方便群众生产。

  看着重新恢复生产的撂荒农田,村内一位养牛的老党员打趣道:“撂荒农田有水灌溉,群众都回来耕种,那以后我的牛可就没地方吃草咯。”

  有了取水井,群众在撂荒地上种上了青椒等农作物,今年赶上好时候,上半年收成季青椒市场行情好,每亩达8万元收入,让包括刘永才在内的许多群众喜笑颜开。

  为学生上学路上存在的水沟安全隐患加盖水沟盖板;开展环境整治,组织“三委”干部对通村道路、垃圾堆放点、房屋内外、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陈秋龙的带领下,村内一桩桩一项项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得到解决,村容村貌得到大程度改善。

  如今,村内整洁干净,村委会更是焕然一新,崭新的党建墙成了村里另一道风景线。村里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对村子未来发展和村干部也更有信心了。

  “以前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积极性都不高,前段时间村委会邀请村民代表、乡贤耆老、相关企业代表召开村里渔船集中停泊座谈会,许多群众对此大力支持,会议开得非常顺利,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更加激励了我们的工作热情。”陈秋龙感慨。

  “新群村靠近旅游公路,出了门就是大海,下一步想依靠村的资源优势,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发展旅游产业,让新群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谈及新群村今后的发展,陈秋龙信心满满。

  来源:万宁发布厅     记者:吴小静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