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拆弹专家李展超:极致筑好爆炸品处理这条防线
2022年11月06日 12: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11月6日电 题:香港拆弹专家李展超:极致筑好爆炸品处理这条防线

  中新社记者 曾平

  潜入海底,视线受限,水流湍急,为减少在此复杂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麻烦,李展超和同行处理水雷任务的队友没有如日常训练般用绳子连着身体。

  明显感到上下半身正承受着不同劲度的水流冲击,李展超最终选择用双腿夹着水雷来固定身躯。

  约半小时的海底任务完成后,这枚重约1吨、内藏500磅高性能炸药的二战遗留球状水雷最终成功被遥控引爆,无人受伤。

  这是香港警务处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今年9月执行任务时所经历的状况。纵然外界普遍认为爆炸品非常高危,但李展超却说,执行任务时从来不觉得危险,也不应有太多情绪,因为心里所想就是要完成任务。

  这份工作无疑对专业性要求极高,想要成为拆弹专家必须经过重重考验和严格遴选。李展超忆述,十多年前同时报名部门基本课程的同事有约30人,由于要在短时间内吸收知识并有效运用,每周都有人因不达标而离开,最终只有2人入选。

  从事这样特殊的工作还必须克服心理障碍和具备抗压能力。李展超说,有些人总觉得拿起手榴弹手就会被炸断,因而无论如何就是捡不起来。而警务处其他同事,往往不知爆炸品的潜在危险和威力,故共同执行任务时会相信和跟随拆弹专家的指示,这既是责任,相应也是压力。

  繁忙时,李展超试过连续工作18小时,奔走于全港各区处理爆炸品。他至今仍记得那天身疲力竭完成工作时刚好撞见日出的情景。在其眼中,3万余名香港警察在不同岗位为这座城市筑起一道保护线。

  “我们的使命不只是把处理爆炸品这条防线筑好,而且是要极致地做好。”李展超说。

  李展超所在的警务处爆炸品处理课成立于1972年,今年正好50周年。从上世纪80年代起,该课培养的新人全来自警队,目前共有约20名全职专业人员、30多名后备人员,当中拥有全面拆弹资历的人员共5人,包括1名高级炸弹处理主任和4名炸弹处理主任。

  此部门承担着专责处理香港所有爆炸品的任务,包括二战遗留军火、土制炸弹以及与化学、生物、辐射和核子有关的物品。

  在大众的印象中,拆弹专家的防爆衣看起来与航天员的宇航服相似。据李展超介绍,部门采购的防爆衣大概重70斤,能够相当程度承受爆炸的威力,当爆炸音量达至某一程度,头盔里的特别装置便能自动消音,避免耳朵被震聋。

  拆弹人员的日常训练是高密度的。李展超说,有别于其他部门动态训练占多,爆炸品处理课的培训差不多静坐学习和行动训练各占一半。“我们这里要很有耐心。”他说,评估爆炸位置,熟悉化学品的气味、声音,烟雾的颜色等都很重要。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拆弹机器人和无人机已能协助拆弹专家承担很多不必要的风险。李展超说,机器人上安装的镜头就是它的“眼睛”,机器人的手臂已经完全可以代替人员完成剪断引线的任务。不过临场判断处理方法、后续查证风险是否已完全移除等仍需人员去做。

  李展超加入爆炸品处理课已超过15年。他记得约10年前在大雨中处理在山里发现的英国炮弹,引爆时出现很大的蘑菇云。此时,因恶劣天气而产生的冰雹从天而降,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拆弹人员误以为是炮弹碎片,当捡起来看见这透明物体逐渐融化才惊觉,原来这是冰雹。

  “这是比较难忘的,但难忘的不代表危险。”李展超说。(完)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