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定安—正文 分享
定安山地村引进企业发展种养循环产业 绘出小村产业蓝图
2023年03月20日 10:17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 记者李豌

  打捆机转几圈,一捆新鲜的青储饲料就被环保塑料膜密封起来,进入发酵阶段;附近羊舍中,工作人员在食槽中倒下自生产的营养颗粒饲料,黑山羊迅速争抢起来;羊舍下空地上,刮粪机一开,只需12分钟,大约400平方米的羊粪全部被收集起来,经过干湿分离后,就会成为牧草生长的肥料;牧草长高后,又成为生产各类饲料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在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生命科学学院技术力量,以牧草种植为抓手、以饲料加工为引擎、以养殖产业为核心的种养循环产业正在加快发展。

  “山地村距离县道约4.6公里,位置很深,交通不够便利,同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产业的需求十分迫切。”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海南省卫健委审计处四级调研员罗运海说。

  2021年来到山地村的罗运海,结合农村以种养为主的实际情况,邀请科研院校及企业入村调研,推动海南金牧良品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公司定安山地绿色农业有限公司创办合资公司,整合撂荒地种植优质牧草,投资150余万建设饲料加工厂,同时发展定安黑猪、仙沟黄牛、海南黑山羊等本土特色牲畜及鸡鸭鹅等多种禽类养殖,打造“党建引领”+“合作社”+“企业管理”+“科技支持”的种养循环产业。

  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山地村已经建设起一块总面积130亩的牧草种植示范基地,并与各村民小组初步达成约360亩的扩大种植计划;建立36头黄牛、100头黑山羊、2000只鹅的养殖示范基地;建成年产1000吨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线一条,年产植物鲜料、全价发酵饲料、青贮饲料达上万吨,产品包含多种畜牧家禽所需饲料,年收入可达330万元,销售覆盖定安、海口、文昌、澄迈、福建等省内省外多个城市,带动本村监测户口及脱贫户稳定就业5人,月薪3800元至4500元不等并缴纳五险;灵活务工1800多人次,每人每天150元。

  “村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给我们供应饲料,我养了250头猪,现在每年都能省下约4万元!”山地村养殖大户曾庆乐高兴地说。

  “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动村民养殖,由我们提供饲料和技术服务,养成后保价收购。”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党支部书记孙传海说,目前正在培育五千只鹅苗,预计一个月后可以面向村民发放。

  种养循环产业形成后,山地村还有更长远的规划。“依托这一产业,我们还可以引进观赏类家禽、矮马、鹿等不同动物品类,并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达成合作建设蔬菜研究基地,打造种养循环研学基地,发展农旅科普。”罗运海介绍。

  另一方面,在定安县雷鸣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罗运海引进糟粕醋品牌“铺前三婆”落户山地村兴办企业,并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成立定安啊喔哦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日产浓缩型糟粕醋火锅底料4吨,年产值超1500万元。

  “投产以来,我们带动本地务工9人,月薪均超过4000元,最高6000余元。”定安啊喔哦食品技术有限公司厂长林师冠说,企业与山地村村民协议种植五十亩辣椒,以4元每斤的价格保价回收,并且先行支付定金,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同时,依托山地村委会耽古村有17年酿酒历史的纯粮老酒坊,已成立海南山地佳酿酒业有限公司,筹备建设规范化中小型标准酒厂,生产纯粮食白酒、黄酒、杂粮酒等酒类品种,项目技术投资600万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约1500万元,增加稳定就业约20人,还可带动村民协议种植水稻、水果,多种方式实现增收。

  “这些企业将来都可以纳入种养循环产业,比如废弃酒糟可用于发酵饲料,养殖畜禽可研发制作糟粕醋特色休闲类食品,企业与村民协议种植水稻、辣椒等作物产生的秸秆可以利用饲料生产设备制成环保燃料颗粒,用于企业生产,真正实现山地村多产业深度融合与内循环。”罗运海介绍,他希望将来在山地村可以“长出”一个产业园。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