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屯昌县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绿色发展,注重因地制宜,提升治理效能,将乡村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宜居宜业之地。
8月3日上午,艳阳高照,一辆水泥搅拌车停在枫木镇大葵村第八队主干道上,工人们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排水沟渠改造工作,现场施工井然,高效有序,烈日下工作效率丝毫未减。
大葵村第八队排水沟渠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初正式动工,总投资额200余万元。该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根治未改造前令村民头疼的“脏乱差”问题。
村民 冯富:没改造之前,水总是漫到家里面来。现在改造好了,水进不来,现在排水(系统)更好了,感谢党,感谢政府。
村民 吴凤:改造排水沟渠对我家有好处,感谢政府。
改造项目在原有排水沟基础上拓宽加深,同时对沟体进行加固,在改造工作推进中村民积极配合。
村民 陈霜:我们村现在因为要改造排水(沟渠),因为集体土地有限,占用到了我家1米宽,40米长的宅基地。(村)书记跟我们家商量,我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把这个事情做好,让我们的乡村变得更美丽,个人的利益有时候该让也要让一点。
大葵村党支部书记 陈友:深化落实“千万工程”实践,始终把增进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规划改造,把村里薄弱的点补全,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千万工程”为农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是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
在该村第九队距海三高速枫木出口仅3公里处的南熙咖啡分店,该村已投入旅游产业专项资金90万元,项目于5月初动工,预计9月初竣工即可开放运营。这种新型的旅游产业资金运作模式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次新的尝试,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态势的同时,也为本地村民增加福祉。
大葵村党支部书记 陈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民俗牌、生态牌,统筹村庄建设,打造乡村休闲品牌,带动本地村民就业。
记者:吴钟岗 赵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