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屯昌芽石铺村:昔日落后村的美丽“蝶变”
2023年08月09日 18:12 来源:屯昌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过去,屯昌县乌坡镇芽石铺村曾是偏居深山一隅的贫困落后苗族村落。近几年来,芽石铺村经整体搬迁改造,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得到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实现美丽乡村“蝶变”。

  走进芽石铺村,宽敞平坦的道路连通村庄,入村的道路两旁鲜花绽放,一幢幢鳞次栉比的民族特色小楼矗立在村中,楼房外墙上民族风情画色彩绚烂,房屋周围绿色植被点缀其间,一副如诗如画的欣欣向荣村庄景象。

  遥想2015年以前,芽石铺村交通闭塞、偏僻落后,五网基础设施匮乏,公共服务民生问题凸显,产业经济基础薄弱,如何过上好日子成为村民心中最大的期盼。从201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紧跟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整合近1千万元资金对该村进行整村易地搬迁改造,建起崭新居民房、文化室和扶贫小学,村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乌坡镇芽石铺村村民 邓德秀:生活是越来越好,过去是住毛草屋,没有路,都是泥泞。赶集是一个月去两趟,现在是一天去三趟,社会是越来越好的。

  乌坡镇芽石铺村村民 邓泽清:从2017年政府改造(住房完成)后,我们全村入住以来,生活都感到幸福,家家户户都高兴。

  多年来,芽石铺村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持续改善,今年第二季度镇(村)社会文明大行动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在该村召开,推广总结经验做法。与此同时,产业发展是村庄发展基础所在。在政府社会保障、产业帮扶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下,在抓好发展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引导村民发展粽叶种植、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

  马文才是芽石铺村发展林下种植粽叶的带头人。说起粽叶产业的发展,源于外出务工回到家的马文才发现山上生长着不少野生粽叶,以及对粽叶市场的洞察。看准商机的马文才,便开始了粽叶种植实践。在尝到卖粽叶带来的甜头后,马文才号召村民一起在林下种植粽叶,实现“一地双收”。与此同时,为打消村民顾虑,马文才又开始帮助村民收购粽叶,打开销路。今年3月,马文才与一家食品公司签订了一份100万张的粽叶订单,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乌坡镇芽石铺村致富带头人 马文才:村民说种(粽叶)有没有钱收入,我说可以的,你们大规模种植,我来收你们放心。现在农户也有了收入,一亩地收一次就有1200元,如果一年摘3至4次,一亩地就有几千元(收入)。

  乌坡镇芽石铺村村民 邓兰花:我家种了三亩地,去年收入5000元,今年收入(预计)比去年还好。

  现在,芽石铺村家家户户都发展起了粽叶特色种植业,全村约有600亩左右种植面积,年均粽叶收入40来万,人均增收约3000元左右。可曾想在十年前,芽石铺村的人均收入仅为2600元,如今跃升至2万元,告别了“一穷二白”的艰难岁月。

  凭借着韧性好、香味浓、叶面宽长的优势,村民们种植的粽叶常年都不愁卖,特别是每年临近端午节的时候,更是供不应求,也让一片片翠绿清香的小粽叶成为乡村振兴富民新兴产业,更成为鼓起村民们钱包的“金叶子”。

  乌坡镇乌石坡村党支部书记 林芳悦:用乡村振兴资金来扩大种植,统筹安排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产量增加了,提高村民经济效益。

  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芽石铺村在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蝶变”美丽乡村,被评为“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芽石铺村处处尽是生机勃勃的美好图景,村民幸福生活越过越甜蜜,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

  记者:廖宝运 李韩智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