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本号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际,积极打造绿色循环农业特色产业链,真正实现了“秸”尽全力、变“粪”为宝,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位于本号镇中央村的农资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工厂,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秸秆、粪污等农资废弃物加工处理作业。在经过搅拌机粉碎、发酵、翻抛以及分料机处理后进行打包待售,实现了农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同时还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增收。
海南欣路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宝虎告诉记者,“我们年处理农村资源废弃物大概是在20万吨左右,每年产生有机肥2万到3万吨,这个项目是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之一,能为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我们每年的年保底分红是30万,同时在企业产生盈利的过程之中,有10%-30%利润分红。”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农资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陵水本号镇结合实际、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创新,围绕“政府引导、分类施策、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工作思路,打造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理-还田”一体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将秸秆、粪污等农资废弃物加工制作成有机肥,整体推进农资废弃物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打造乡村生态振兴“陵水样板”。
陵水本号镇中央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武强表示,“我们将有效解决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促进区域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加快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近年来,陵水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农用农资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力抓手,在促进农民增收,鼓起“钱袋子”的同时,也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算好“生态账”,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来源:陵水融媒体中心
记者:罗明钊 朱世飞 周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