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产好鱼。屯昌有这么一个海南首家规模化吊水中转渔场,依托本地盛产优质罗非鱼的品种优势,搭起了“山间养殖户”与“消费大市场”的桥梁,不断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在坡心镇高朗村中转渔场内,18个中转池和12个过滤池的循环水哗哗流淌,健硕的罗非鱼在水中穿梭跃动。中转渔场由申源水产公司投资兴建,于今年三月投产,按屯昌年产2000万斤罗非鱼的产量配备基础设施,最多可同时容纳20万斤鱼,每天最多可供应 5 车,总计约6万斤鱼,主要销往岛外重庆、成都等地。
申源水产公司负责人 韩嗣光:我们海南中部屯昌地区的罗非鱼是全国品质最好的,就想抓住我们的这个海南中部这么优质品质的罗非鱼做高端的供货商。目前我们这个中转站暂养罗飞鱼是海南第一家有规模的,要通过吊水暂养,提高了它的口感、提高了它的品质了以后,才能走得了长途。
引进水产中转渔场是坡心镇高朗村延伸水产养殖的一大尝试。投产以来,该渔场每天平均出车一辆约一万斤罗非鱼,按目前7.5元/斤的市场价,每月销售额超两百万元。这不仅极大增强了周边农户发展水产养殖的信心,打开了本地农产名牌的知名度,还保障了不少村民就近务工。
坡心镇高朗村党支部书记 吴治何:这个产业落地在我们高朗(村),带动了周边水库养殖业,都来养出来售给他们,我们(村)的农民在这里是 17 个人在这里务工,解决了我们就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下一步就是准备盘活我们的养殖小区,准备搞育肥鲈鱼,马上启动了现在。
而坡心镇更是牵住了产业兴则经济兴的发展“牛鼻子”,计划加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该产业的投入,在产城融合区建设罗非鱼预制品加工厂,帮助企业盘活周边9亩荒废的黑猪养殖小区,发展鲈鱼育苗及养殖,不断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水产养殖业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坡心镇副镇长 钱建佐:今年我们镇利用我们这个2023年的乡村振兴资金去扶持申源水产,一共投入了是600万元。第一环节是扶持(投入)400万在我们县城的产城融合区建设一个罗非鱼加工厂,第二环节我们是投入200万开展鲈鱼养殖,利用这个厂的育苗场,把我们高朗村、高坡村养殖小区盘活,租给我们这个企业进行鲈鱼养殖。
记者:蒙秀童 钟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