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 记者李豌
万宁市万城镇周家庄社区小海海域第一网格长林觉清的每个早晨,是从巡护片区小海海域开始的。“最近经常刮风下雨,这些红树林才长了两年,还不够‘强壮’,要看看有没有翻倒等被破坏的情况,还要劝阻村民下海捕鱼。”10月26日早7:30,林觉清又和5名网格员,一同开始了对片区内约100亩面积小海海域的巡护。
“我负责大概50亩,每天这样走一遍,要1个小时。”从小在周家庄社区长大,见证着小海从“臭水滩”变得清澈有生机,林觉清深知肩上责任的重量,“我们网格有10几个成员,都会安排6个人早早来海边巡护,每两天还要拿出一个上午捡拾片区小海垃圾。”
如今,为了更好地维护小海治理成效,作为万宁市“六水共治”标范点,周家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组织社区内5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将辖区内小海海域划分为五个网格,对总计305亩红树林及海岸线总长度七八公里的小海海域进行网格化管理,将巡查维护日常化,防止雨天树倒、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红树林生长及小海治理。“我们正在筹备开展第二批80亩的红树林种植,这些日常管理制度更要落实落细。”周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可平说。
在万宁市万城镇周家庄村小海海域的红树林种植示范段,白鹭翩翩起舞。袁琛 摄
不仅划分网格,还聘任两名党员负责海上环卫,每五到六天集中对社区内小海海域垃圾进行清理。“我们有船、手推车和拖拉机,加上夹子、网等工具,可以进行陆上、海上捡拾垃圾作业。”周家庄社区党员、海上环卫工林思进介绍。
小海生态的修复和日常管理的优良,也正在为周家庄带来新的发展活力。近日,走在周家庄小海沿线,可见一处已经建设完好的农家美食园,面积约600平方米,由村集体投资6万元与村民合作,准备在合适时机开业,届时游客可在这里体验到小海鱼味、乡村乡味,在舌尖上感受周家庄;岸边的党员驿站中,一处尚未建设完成的二层建筑,将会被打造成为一座海边咖啡馆,游客可登楼闲饮,远眺海景。
“目前我们还在寻求大型企业合作,将村子在海边的一块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打造成为近海的亲子乐园,未来还将建设民宿等配套设施,通过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能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也让游客吃在海边、住在海边、娱在海边、乐在海边、购在海边,在推动小海综合治理的同时,让大家更切实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周家庄的未来发展,夏可平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