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文城11月14日电(记者刘梦晓 彭青林 通讯员梁其龙)“我们不走了!”11月14日下午,海南昌达运输有限公司经理陈旭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刚刚收到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以下简称“两证”)电子版,高兴地说。
当天15时41分,文昌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给陈旭发来“两证”电子版,陈旭立即转发给在广东深圳开展运输业务的同事。很快,同事发回信息:“海南的办理效率太高了。”
陈旭介绍,海南昌达运输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在文昌的直通港澳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过去公司可以在广东省为车辆办理‘两证’,近期因政策变化,我们只能回公司注册地办证。”陈旭说,如果不及时办证,公司的13辆货运车辆将面临无证经营的窘境。
10月12日和11月4日,陈旭在线上分别向文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交通运输局递交了办理“两证”的申请,但问题随之而来。
在港的驾驶员不需要从业人员资格证,但是返琼办理“两证”需要该证;车辆定位系统是在广东安装的,不符合海南现有规定;车辆在香港做的年审报告,海南查不到……诸多问题让企业深感焦虑。陈旭坦言:“感觉这些问题解决起来耗时长、过程繁琐、成本高,当时公司已经打算迁到广东去。”
然而,文昌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邓发辉的一通电话,让陈旭决定再等等。“他说省交通运输厅和文昌市正在商量解决问题,一定会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很快,省交通运输厅和文昌市相关部门多次和企业沟通,开启“异地办理”模式,“堵点”被逐个破解:针对办证过程中发现的从业人员资格证缺失的问题,文昌市交通运输局允许容缺办理;车辆定位系统可以继续沿用广东的系统,不用再更换;车辆年审报告只需去距离香港较近的深圳取得即可,不用回琼办理……
“我们不快点解决问题,企业就真的走了。”邓发辉说,为解决这些“堵点”,省市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对原有规定进行认真审视,实现了多项措施的首次突破,“只要在合理合法、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我们就实行容缺办理,切实解决企业的诉求。”
据介绍,这是我省首次为直通港澳道路货物运输企业核发“两证”。目前在我省,和海南昌达运输有限公司情况相同的直通港澳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共有30家,涉及运输车辆580多辆。此次文昌发放“两证”,为其他企业及车辆办证提供了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