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跨越1.2万公里,只为一口家乡味
2023年12月04日 15:45 来源:海南日报

  ■ 见习记者 宋灵云

  本报记者 范平昕

  把吸管戳进去,大吸一口,椰子水滑溜地进入口腔。“太甜了,这就是我们海南的椰子!”美国南加州海南会馆会长符敦远满足地说。

  为了这一口久违的家乡味,62岁的他飞行了1.2万公里。

  从洛杉矶直飞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举办地——广州,行程总时长16小时,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我出发时是傍晚,在飞机上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家乡还是没有到。”

  归途很远,万里难阻回家路。

  80多岁的蔡亲渊,与符敦远同一趟航班,漫长的飞行旅程对他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走下飞机,机场地勤人员推着轮椅送他登上大巴。

  不顾风险,执意回家,是因为他有必须要做的事——带着弟弟妹妹和家族后辈回文昌祭祖寻根。

  蔡亲渊告诉记者,祖父十几岁从家乡文昌到柬埔寨谋生,后来全家从柬埔寨辗转到美国,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家中小辈虽早已长大成人,却从来没有回过家乡。

  “我们虽然在海外,但回到家里都讲文昌话,所以小辈也都会讲。”蔡亲渊叹了口气,“不过,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太模糊,还是要带回来看看……”

  本次返乡,蔡亲渊的行程很满,只在文昌待了一天。不过,他和家人拍了很多照片。新建的祖祠、燃放的鞭炮、撒泼的小狗、掉落地上的椰子……“有了这些照片,故乡就具体了!”他说。

  “感动,是我的最深感受。”本届大会筹委会执行主任、广东省海南联谊会执行会长罗罡说,不少乡亲的回家路并不顺利,有的人航班中转好几次才回来,还有的人满怀期待却因各种原因没能成行。

  不怕辛苦、一路奔波,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只为回家。

  回家,寻根,也寻机遇。1988年8月,20岁出头的符敦远陪父母回乡祭祖,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那时,海南刚建省,到处都很热闹。”35年前的回乡经历,他依旧清晰记得。

  热闹——说起这次回乡感受,符敦远再次用了这个词。

  大会开幕前,他带领美国海南乡团70多人到三亚、文昌、琼海等多个地方进行考察,“海南变化很大,我们看到了很多发展机遇,当然不能错过机遇。”

  由于长期在美国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工作,熟悉全球医疗资源和服务,符敦远对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考察印象深刻。他说:“全球创新药械在乐城率先落地,流程也很快,真是非常好的举措。”

  (本报广州12月3日电)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