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专用通道新建工程项目一角。本报记者 孙士杰 实习生 秦玲莉 摄
工人正加紧对项目桥梁进行施工。本报记者 孙士杰 实习生 秦玲莉 摄
本报1月28日讯(记者陈晓洁)塔吊林立,车辆往来穿梭……连日来,在海口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专用通道新建工程项目现场,工人铆足干劲推进项目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作为“新海港片区集疏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设进度近半,计划今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有助于实现港区交通快速集散,大幅提升口岸通关实效与便利化水平,助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据了解,该项目全长5.27公里,由主线与连接线两部分组成,其中主线长3.21公里,起点位于滨海大道与G15沈海高速海口段交叉处,终点位于荣山大道附近,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连接线长2.06公里,起点连接主线,终点在海南未来产业园附近与G15沈海高速海口段相接,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项目全线以高架桥梁为主,建成后将打通连接G15高架桥及其辅道至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的快速通道。”海南交投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海口片区负责人黄泽丰介绍,项目设置疏港、查验区、荣山3处互通立交和跨铁路转体桥控制性工程,不仅进一步完善周边路网,同时有助于实现港区交通快速集散。
据了解,项目主线位于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一侧,届时过海货车可通过G15沈海高速海口段行驶至项目主线,接着进入查验场所,再前往港口。另外,项目主线起点处连接新海港与铁路南港,将为进出港车辆再添一条通道,有效缓解港区周边道路交通压力。
“为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项目建设采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贯穿设计、施工等全阶段。通过BIM模型清晰明了其中的构造,化难为简。”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专用通道新建工程第二标段项目负责人胡冰告诉记者,“所有的主体钢筋均在钢筋厂制作完毕后,再配送至项目现场,整体直接装配,在保障质量可控的同时提高工效。我们还通过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等举措,力争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