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海口中学生走进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探秘湿地生态 守护湿地之美
2024年05月21日 16:43 来源:海口日报
5月18日,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内,长流中学的学生们正在观察鸟类。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5月18日,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内,长流中学的学生们正在观察鸟类。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本报5月20日讯(记者龙易强)“快看,一只白头鹎站在生态塘对面的树枝上。”“水塘中间那棵树是玉蕊,是典型的半红树植物。”5月18日下午,海口市长流中学的学生走进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跟随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导赏老师的指引,在大自然里追寻飞鸟的踪迹,学习湿地知识。

  当天下午4点半,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塘边鸟声不绝。听到鸟叫声,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望远镜观察:一只翘着长长尾巴的纯色山鹪莺捕食归来,隐入水边斑茅里;两只栗苇鳽缩着脖子藏身于茂密的草丛中,机警地观察周围的动静;长着一身雪白羽毛的白鹭,伸着长长的脖子从水面飞过……除了飞鸟,导赏老师还带领大家认识了玉蕊、邢氏水蕨、水菜花等湿地植物。

  “这是我第一次在户外观鸟,认识了不少鸟类,非常有趣。”王思怡同学告诉记者,当导赏老师介绍各种动植物的时候,她除了观察它们的特点,还会思考它们生长的环境,把它们当作“新朋友”一样去了解,“以后我会更加关注湿地,努力保护好这些湿地精灵的家园。”

  “通过观鸟等户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了解自然,激发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海口市长流中学带队老师李秀芳介绍,长流中学是海口市首批被国际湿地(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授予“湿地学校”称号的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将湿地知识与生物、地理课程等相结合,开发本校特色湿地课程,通过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定期开展讲座、观鸟等活动,加强湿地自然文化宣传,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湿地保护氛围。

编辑:陈少婷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