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口近160名“分类体验官”走进生活垃圾处理现场
2024年05月26日 11:18 来源:海口日报
5月25日,在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操作抓斗将垃圾投入焚烧炉。
5月25日,在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操作抓斗将垃圾投入焚烧炉。

5月25日,在海南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普利用教育中心,“分类体验官”正在了解有机废弃物处理全流程。本报记者 杨鹤 摄

  垃圾最后都去了哪里?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5月25日上午,海口组织近160名“分类体验官”走进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海南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普利用教育中心,了解其他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置及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流程,体验垃圾“变废为宝”全过程。

  □本报记者 龙易强

  探访一线 了解废物处理全流程

  海口全域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其中可回收物在前端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则采取物业预约、环卫公司上门收运,由专业公司处置;剩下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去了哪里?

  5月25日,“分类体验官”们来到位于欧绿保神州(海南)新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海南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普利用教育中心,系统地了解了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全流程,并踊跃参与垃圾分类趣味游戏活动。现场,公司讲解员邱名鑫向大家介绍,按照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三位一体”的模式,公司对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产沼气以及沼液沼渣。其中,沼气经处理和提纯变成生物天然气,可作为城市交通工具燃料或居民、工业燃气,沼渣沼液作为绿色有机肥,反哺生态农业。

  紧接着,“分类体验官”们来到了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垃圾吊控制室内,透过一面巨大的玻璃,大家看到一只巨型抓斗把垃圾抓取到生产线上,准备投入焚烧炉中。“目前,公司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4200吨/日,年发电7亿千瓦时,对有效改善当地的环境卫生,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发挥重要作用。”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文俊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免费向公众开放,大家可通过电话、“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等方式进行预约参观。

  回归生活 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今天的体验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来自海南省农垦中学的初一学生柳雅溪告诉记者,今后,自己将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

  5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5月25日的参观体验活动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家庭代表、物业企业等近160人,走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厂进行参观,让大家了解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过程,进而支持、践行垃圾分类。

  掀起垃圾分类宣传热潮,学校是重要阵地。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加强对学生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参与垃圾分类,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