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昌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培育壮大水稻产业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化科技赋能,培育种植优质好米,为粮食丰产插上“科技翅膀”。
在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育秧厂里,一株株秧苗翠绿饱满、生机盎然,孕育着新的希望。俗话说:“苗好一半谷,秧好半年稻”,水稻要丰产,育秧是关键。在秧苗培育过程中,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对水稻秧期的湿度、温度、病虫害等进行全程智慧化管理,工厂化育秧比人工育秧节约2-3个工/亩,节约肥料10-15元/亩,机插大田也比人工栽插大田增产10%左右。
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傅后全:“目前,我们的整个生产能力每一造可以完成1万亩的生产能力,主要为我们自己的‘公坡香米’品牌培育优质的香米秧苗,来满足我们自己每造5000亩的‘公坡香米’的种植。同时,每年我们将为社会提供3000到5000亩左右的社会化的育秧服务,同时我们带动出了一大批的种粮大户,也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以及增加他们的收益。”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文昌市从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链条发力,确保种植出优质高产的好米。走进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新的稻米自动化生产设备映入眼帘。在这里,稻谷经过预选、碾米去壳、精选和分级,最终分装打包发往各地市场。
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傅后全:“通过现代育秧和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延伸,不但让农民能够把稻种好,还能够让农民把现在的水稻科技的技术和机械化的这样的一些技能学好,就在水稻的种植增收,同时还能够增加他们的就业增收和技能增收。”
同时,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文昌市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户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文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黄宏磊:“我们农发中心和各镇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从育苗、插秧、管理、收割,整个过程我们都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特别是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们市农发中心也利用化肥、农药减量这个项目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采用无人机开展连片的防治,确保我们的粮食颗粒归仓。”
近年来,文昌市还通过对撂荒地进行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与相关企业、院所合作,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种植规模化、耕作机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目前,文昌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3.6%。其中,机耕、机收环节机械化率96%以上。今年上半年,“京粳香8号”在文昌成功试种,“公坡香米”亩产最高可达1400斤。
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伟波:“我们在科技支撑这一块是利用好跟一些种业公司企业,还有一些科研院所去选取好的优良品种在我们文昌市进行种植引种试种,选出比较突出的表现好的一些水稻品种,进行规模化、机械化这样去经营、去种植,这样能够解决我们的土地的问题,让我们的撂荒地得到一个利用。”
来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韩彩虹 符 贺 赵文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