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琼海莫村龙舟队:30余年坚守的龙“船”人
2024年06月07日 16:15 来源:南海网
莫村龙舟队在训练。记者 苏桂除 摄
莫村龙舟队在训练。记者 苏桂除 摄

  南海网记者 苏桂除

  端午临近,龙舟竞渡。时隔20年再度重启,“海口杯”端午龙舟邀请赛已经箭在弦上,各路选手云集,受邀前往参赛的琼海莫村龙舟队也将亮相海甸溪,劈波斩浪,一展风采。琼海莫村龙舟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30年的坚守只为一份情

  赛龙舟是最常见的一项集民俗、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群众体育活动。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赛龙舟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海南琼海,30余年一直坚持赛龙舟的队伍可不多见。琼海莫村龙舟队就是这样一支让人敬佩的队伍——这是一支由渔民组成的业余龙舟队,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前已经组队。30余年来,这支发端于万泉河、土生土长的龙舟队,去澄迈、到儋州、往三亚……足迹遍布全岛,也是琼海当地龙舟赛获得冠军及奖项次数最多的队伍。

  琼海莫村龙舟队目前有26名队员,全部都是莫村村委会汀洲村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渔民。蔡仁政,出生于琼海博鳌镇莫村村委会汀洲村,是一名“70后”。早在1988年,他就跟随父亲代表琼海队受邀参加在海口新埠岛举行的龙舟赛,那是琼海龙舟队第一次到海口比赛。

  “我那时才十几岁,父亲当时是莫村龙舟队的创始人,受邀去海口比赛。”蔡仁政说,他之所以加入莫村龙舟队也是受父辈的影响。如今,莫村龙舟队已走过30余年,比赛用的龙舟也从最初的铁船、木船,发展到现在的钢化玻璃船,材质的变化,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但对赛龙舟的这一份情,一直在莫村传承着、延续着。父辈以捕鱼为生,从小就在船头上长大的蔡仁政,对船、对万泉河都有很深的情感,他说:“我从小就跟着父辈上船打鱼,经常能看见赛龙舟。从第一次看见龙舟在江中翻腾的那天起,我就打心底里喜欢上它了。”

  跨越五个年龄段 “挤”在一条船上

  琼海莫村龙舟队的队员,年龄跨度较大,从“60后”到“00后”,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为兴趣爱好而来——没有利益,也没有回报,但这份相同的兴趣爱好足以让五个年龄段的队员们“同舟共济”。

  在琼海莫村龙舟队领队钟厚政看来,划龙舟、传文化、继传统、扬精神,是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最大的“动力”。龙舟队的日常开支均是爱心企业或个人支助。

  钟厚政说,龙舟队的成员是土生土长在万泉河边上的渔民。平时没有比赛的时候,大家各忙各的,大部分队员都在万泉河上以捕捞为生,少部分在博鳌区域的酒店打工。每当赛事来临,大家在工作之余,会汇聚到万泉河莫村码头进行训练、外出比赛。

  “这次我们代表琼海到海口参赛,主要是以学习的态度出场。”钟厚政表示,6月5日,莫村龙舟队已经应邀参加了澄迈端午节举办的邀请赛,接下来将全力准备6月10日在海口举办的邀请赛,“当天上午还要参加博鳌端午龙舟赛,我们之前已拿过几次冠军。”

  钟厚政清楚记得,这次海口邀请赛是距1988年在海口参赛后,琼海龙舟队第二次到海口比赛,“我们看了参加比赛的12支队伍,大部分都是专业队,我们看能否‘保五争四’”。

  从澄迈返回琼海后,莫村龙舟队原计划准备于6月6日在莫村码头进行集训,但由于当天大雨,训练被迫中断。

  队员讲述比赛技巧 龙舟文化代代相传

  在莫村码头,记者看到一长一短两条龙舟停泊在码头。长龙舟是接到海口邀请赛后,博鳌镇政府为龙舟队提供的训练用船,可乘坐22名队员,短龙舟只坐12人,一般的赛龙舟均是22人的赛制。

  22人“同舟共济”,谁的角色更重要?琼海莫村龙舟队异口同声地说:鼓手。“人敲鼓,鼓带人,人鼓合一,这是赛龙舟取胜的关键。”作为莫村龙舟队的灵魂人物,钟永豪告诉记者,鼓手既要鼓舞士气,又要当好比赛中的指挥员,采取适当的战术才能赢得比赛。

  鼓手是一支龙舟队的灵魂,他需要通过击鼓引导划手们的行动,控制着龙舟的行进节奏。1989年出生的钟永豪,其父亲也是琼海莫村龙舟队的“元老”,2016年,他接过了鼓手的重担。

  “现在的赛龙舟,拼的并不是力气,而是技巧。”钟永豪说,2017年他随队到中国龙舟公开赛(海南·澄迈站)比赛后收获颇丰。从那一次比赛起,他发现在比赛中讲究的是划法、桨法,把握度很关键,还要学会观察队员的神情、状态,根据这些去敲鼓、控节奏。经过摸索,现在的龙舟队跟父辈那时的速度相比,提升了10至15秒。

  “其实在比赛中,2秒钟若能超过对手半个船身,赢局已定。”他说,在同一级别的对手竞技中,舟与舟相差的时间仅有4秒,22人的比赛,一般耗时仅1分40至43秒,是真正的“秒杀”。

  “60后”的冯清雄是琼海莫村龙舟队年纪最大的一名舵手,在比赛中也举足轻重。在他看来,舵手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手持4米长的桨,始终要根据风浪对整条舟的航向作出及时的“纠编”,做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舟尾的两个划手,也要跟舵手同频共振,及时随舵手“纠编”行舟方向。

  “比赛的关键因素还有人员的排兵布阵。”琼海莫村龙舟队教练钟勇认为,比赛能否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人。一条舟上,两排人力如何平衡,舟前方的两人很是关键,这两人要跟上鼓手敲鼓的节奏,才能带动后面的划手一起共同发力,鼓声急,快发力,往前冲。

  谈起即将到来的海口龙舟邀请赛,莫村龙舟队队员个个斗志昂扬、信心满满。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龙舟,爱上龙舟,将龙舟文化、龙舟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