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临高:推进林业碳汇交易 让“绿库”变“金库”
2024年06月26日 16:56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南日报记者贾磊

  6月20日上午,临高县博厚镇片区护林员来到位于博厚镇金牌湾的海南首个司法生态修复基地,详细检查红树林幼苗,并将有关情况通过海南护林员应用程序实时上报。

  林业碳汇是什么?据临高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者机制。购买碳汇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补植复绿”等传统生态修复方式成长周期长、日常管护难等问题,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替代性修复手段。

  自临高县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运行以来,碳汇交易量已达5454.27吨,交易金额57万元,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态转换。

  临高县林业碳汇项目利用全县5000多亩红树林资源开发成碳汇,在碳汇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实现林业生态价值转换,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临高县博厚片区护林组长陈伟聪说:“红树林发挥着防风防浪作用,也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每天我们都来这里巡逻,查看红树林的生长情况。目前金牌湾23亩红树林生长良好。”

  为了确保将购买林业碳汇的生态损害赔偿款用于生态修复,临高县林业启动了红树林司法修复项目,投入约38万元在临高县博厚镇金牌湾种植23.5亩的红树林。该笔资金大部分来自海南首例“司法+助力企业合规审查+碳汇+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宣判,涉案企业购买了临高县林业碳汇2500吨,价值25.05万元替代履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

  据了解,临高县“林业碳汇惠农综合服务”项目从“碳汇惠农”破题,建成覆盖临高3个镇15个村集体、约4.8万人的林业“碳库”,涉及红树林约5174亩,碳汇计入期为20年,20年内产生碳汇量约2.5万吨,推荐价格为100元/吨碳汇量的价格向社会公众销售,预计碳汇交易金额为250万元。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