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迎春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泌尿外科病区主任杨学成坐在操作台前,脚踩踏板,眼睛盯着3D屏幕上的术野,双手的拇指和中指伸进感应指套里,像操作游戏手柄一样;同一时间,在约2700公里以外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南分院)的手术台上,三只机械臂灵活舞动,末端的超声刀和分离钳在患者体内进行夹持、分离、切除等动作……
7月8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正在开展。借助5G技术和手术机器人,人在山东青岛的专家医师隔空精准将手术刀深入约2700公里之外,为海南陵水的患者做手术。
当天上午9时30分,手术正式开始。现场,麻醉科团队在患者椎旁间隙精确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手术助手切开切口后,将内窥镜放置入患者体内。随后,由杨学成通过5G网络画面传输以及手术机器人实时反馈的数据,远程操控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实施手术。整个过程面向海南省泌尿外科同仁进行现场直播展示。
从屏幕上可以看到,高清的手术视野可以放大到10倍,细小的神经血管也清晰可辨,旋转自由度高的机械臂进入人手不便操作的狭窄区域,精准分离组织结构。在主手和助手的配合下,整个手术顺利完成,历时49分钟,出血量在50mL以内,术中无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机器人辅助手术能够实现高精度和微创伤,并且能有效过滤掉人手部的生理性震颤,适合应用于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等多个专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远程医疗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焦伟表示,此次远程手术是将手术机器人与5G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建成几乎同频同步的集成系统,在保证信号传输持续稳定的同时,将远程操作时间差控制在100毫秒以内,基本实现术中信息实时交流。
据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远程手术团队是国内外最早开展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单位之一,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60多例,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自托管以来,陵水县人民医院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密切合作,后者已相继派出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等多名专家进行帮扶,通过管理提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此次两地开展机器人远程辅助手术合作,是青大附院在精准帮扶海南分院,提升其整体医疗救治能力做出有益尝试,并为有效推动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陵水县人民医院院长隋忠国表示,未来双方将继续发力,不断提高陵水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医”靠,基本实现“小病不出城”的医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