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7月14日,儋州市西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现场,沟渠里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淌,硬化的混凝土边坡平整坚实,两侧植物茂密,长势喜人。然而当时间拨回改造前,这里并非如此生机勃勃的光景。
据了解,西华灌区位于儋州西北部大成镇、王五镇,灌区实际灌溉面积2.15万亩。由于该灌区年久失修,部分已建成的渠道老化严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渗漏、淤塞等,过水能力降低,输水损失大,严重影响了辖区农业生产灌溉。
2023年6月,西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始动工实施,项目总投资2288.84万元。涉及西华支渠和东光斗渠、山营斗渠,改造渠道总长9.5千米。“4月项目已经通水,周边农民的灌溉用水得到了保障。”项目负责人王彬说。据儋州市西干水利管养所所长符玉器介绍,灌区被分为4个标段,每个标段由一名专人管护,主要负责日常渠道运行、抗旱防洪、防溺水及岸上的除草等工作,进一步保障灌区农田及生活供水,发挥农业节水效益。
西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顺利投用是儋州深入开展“六水共治”,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的生动缩影。近期,西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儋州市春江水库维修养护及改造提升工程、海南省2022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儋州市沙河水库)、海南省2022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儋州市红洋水库)、2023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第二批)、202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提前批)等6个项目集中投入使用,儋州“六水共治”步伐不断加快。
“加固前,红洋水库存在病险问题,为确保水库安全需要限制水位运行,这就造成水库供水能力减弱,严重影响了红洋水库灌溉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发挥。”业主单位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11月,海南省2022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儋州市红洋水库)开工建设,对塌陷坝坡、溢洪道裂缝、损坏排水棱体等进行修复,并对水库进行可视化、自动化工程升级改造,新增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配套调度中心水库运行管理平台等内容。
施工过程中,儋州市水务局用心做好服务,积极推进工程实施。据了解,红洋水库2号涵管施工时段与附近海头糖厂用水及下游约2000亩农作物灌溉相冲突,为此,儋州市水务局积极协调用水农户和单位用水时间,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参建各方优化设计方案,倒排工期,调整了施工时段,缩短了施工时间,保障了作物灌溉及糖厂生产正常进行。
“实施红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完善下游防洪体系,与红洋水库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为其保障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儋州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儋州市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增效,2023年推进治水攻坚项目34个,总投资71.1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8.6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1.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13%,实施项目的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