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林书喜 通讯员牛伟
儋州是农业大市,灾后农业生产的及时恢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迅速组织种植、畜牧、水产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儋州田间地头,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帮助农户生产自救,减少经济损失。
9月7日至9日,省农业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儋州组先后来到西联居、东成镇、光村镇、中和镇、和庆镇等地,了解当地禽畜养殖,以及雪茄、水稻、橡胶、蔬菜种植等受灾情况,并对灾后生产自救给予了技术指导和建议。
9月8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织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科技特派员等专家队伍,组建了由196名专家组成的42个中国热科院“一所对一县”科技救灾服务队,分赴受灾严重的市县,快速下沉受灾一线开展抗风救灾科技服务。
在儋州那大镇侨植农场的一片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吴志祥现场为受灾的橡胶林“把脉开方”。
“对于全倒树,要挖出原植穴中的残根、杂物,适当加大原植穴,将倒树扶正,用新土压实,并加树叉支撑,另外,将断裂的主根和侧根斜切修平,并用杀菌剂消毒……”现场,吴志祥一边说道,一边引导胶农将树扶正,种好。
“专家到现场指导我们怎么做好倒伏处理,怎么预防虫害,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认真听取专家建议后,侨植农场生产部经理陈禄元焦虑的心情缓解了不少。他说,会根据专家意见抓好落实,积极自救,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当天,专家组还为当地胶农现场发放《橡胶树风灾灾后应急处理明白纸》。
“灾后恢复生产任务繁重,下一步,科技救灾服务队将继续与儋州市农业农村局对接,为全市种植类农户及企业、新型的经营主体开展更多的技术指导,发放技术资料,做好预防及灾情调研和救灾指导,助力灾后农业恢复生产,提振农户自救信心。”吴志祥说。
据了解,截至9月8日晚上8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已累计派出21支服务队,180余人次分赴文昌、海口、儋州等重灾区开展现场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