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2日讯(海口市融媒体中心全媒记者赵汶 特约记者许晶亮)“今天轮到我们赞统村接水,大家快去拿水桶。”9月1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琼山区大坡镇树德村党总支部第一支部书记陈金钊用皮卡车拉着一台发电机驶向赞统村的机井。路上,他边走边利用小喇叭通知村民前去接水,解决大家台风过后的用水问题。
“这台发电机是我前两天才从海口市区拉回来的新发电机,功率大。”随着发电机的轰鸣声,清澈的井水顺着机井的水管流出,村民们一个个排着队,将一桶桶干净的水拉回家。
台风“摩羯”给树德村当地的胡椒、槟榔等产业带来重创,陈金钊家的十余亩胡椒和2000棵槟榔树也遭受打击,他家的文昌鸡养殖场更是损失惨重。“铁皮棚全部被打翻,2万只鸡受损。”陈金钊介绍。
虽然自家产业受重创,但是陈金钊却完全顾及不上,因为在他眼中,村内树木倒伏、道路不通、停水停电等这些事,对村庄灾后恢复才是紧要事。
“我们是党员干部,我们不带头,怎么能带领群众?”陈金钊说,在村党员干部带动下,该村村民踊跃参与了道路清障工作。但是,由于水电不通,村民喝水、洗澡等生活问题难以解决。
9月8日,陈金钊带人急奔琼海市,自掏腰包购买了一台发电机,随后奔赴树德村下辖的6个自然村,为这些没有发电机的自然村轮流发电供水。在该发电机发生故障后,他于9月9日又连夜驱车到海口市区重新购买了一台20千瓦的发电机,确保次日可以继续工作。为方便群众充电,他还随身携带了多个插排。
在发电机工作期间,记者发现,陈金钊始终站在发电机附近,一步不离。被问及原因,他说,村民有些不懂电工知识,他得盯着现场,以免发电机出现故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这关键时刻就得冲在前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