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9月13日讯(记者 吴岳文)“这鱼太好了!我收购1000斤,下次再要3000斤。”收购商詹孝生喜不自禁。
9月12日下午,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鲲诚现代海水养殖创新产业园车间里热闹起来。这里“上楼”养殖的东星斑,安全度过了超强台风“摩羯”的袭击,首批上市。
收购商詹孝生在挑选东星斑。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供图)
“这次台风对我们影响不大,车间养殖模式有效减少了自然伤害。”养殖场工人杨昌裕告诉记者,传统的养殖相对粗放,受季节影响较大,病害也难以预防,东星斑鱼苗成活率仅有六七成。
“因技术的提升,‘上楼养殖’的东星斑成活率高达95%,且养殖时间缩短一半,产量提高3到5倍。”杨昌裕说,和传统的露天养殖相比,车间养殖降低了台风、雨水对东星斑生长的影响,利用专利技术模拟的深海养殖环境也更适合其生长,且鱼池的水也可以保持恒温。作为海南渔业发展的新方向,“上楼养殖”大大增加了养殖效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这次“摩羯”的袭击,更检测了“上楼养殖”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