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5日讯(海口市融媒体中心全媒记者赵汶 特约记者许晶亮)9月13日下午,琼山区凤翔街道那央常年蔬菜种植基地,嫩绿的空心菜苗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菜农黄长可正利用发电机抽水灌溉。
那央常年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000多亩,黄长可是其中一户菜农。此次台风过境海口,他家的10多亩菜地遭受重创。为尽快恢复生产,9月7日一大早,他就利用自家的播种机在田地里忙碌起来,“台风过后,我们第一时间补种了空心菜。”
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菜苗,琼山区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专家冯丽芳却有些着急和担心。
“补种前,你对土壤的消毒不到位。现在菜苗补种以后,一定要注意防范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冯丽芳蹲在菜地中一边查看菜苗长势,一边告诫黄长可,要定期查看菜苗生长变化,防范菜叶腐烂等情况。
随后,冯丽芳建议黄长可根据菜苗生长情况喷洒药物防范病虫害,但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保证采收时达到农药无残留要求。
据了解,台风“摩羯”过后,为加快帮助农户恢复生产,琼山区农业农村局采取“一户一作物一方案”的精准帮扶策略,为每位受灾农户定制了不同的恢复方案,并分发《明白纸》,以便农户能够迅速掌握恢复生产的要点和步骤。
琼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安排了农技服务团队深入一线,帮助农户清理杂物、指导做好田地排涝除湿工作,并组织区动物疫控中心专技人员进行实地走访,指导企业无害化处理淹死、病死的家禽,防止动物疫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