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5日讯(海口市融媒体中心全媒记者龙易强)9月13日,在海口市南渡江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正在1号空箱绑扎钢筋,为下一步浇筑混凝土作准备。
“9月6日晚,我们发现水位不断上涨后,就立马派人前去现场打开拦河闸泄洪,以减轻上游防洪风险和压力。”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龙塘大坝项目部负责人张生宝告诉记者,除了部分脚手架被风吹歪,整个工程主体没有受到损害。
9月12日,在水务部门和业主单位的指导帮助下,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项目实现复工复产。“我们将增加人力、设备等生产要素投入,力争今年11月底整个项目全部完工。”该项目部总工张升说。
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不仅经受住了此次超强台风“摩羯”的考验,其防洪减灾效应也初步显现。
“十年前‘威马逊’过境时,龙塘大坝水位最高达到13.1米,超过警戒线,造成上游大片农田被淹。”海口市南渡江引水枢纽工程管理处主任冼心礼介绍,此次“摩羯”袭击海口时,我们打开 7孔拦河闸,让龙塘大坝水位一直控制在正常水位以下,有效减轻上游的防洪压力,没有出现农田被淹情况。
龙塘大坝枢纽始建于1969年。2021年12月,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开工,拟建的新大坝位于原大坝下游70米处,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生态补水、发电、旅游等功能,为改善上游防洪排涝创造条件。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拦河闸、引水闸、电站、副坝、鱼道、灌溉引水渠等,目前13孔拦河闸已全部封顶。
据悉,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完工后,将全面提升海口市区及江东新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减轻龙塘大坝上游区域防洪排涝压力。同时,还将保障云龙镇、龙塘镇、演丰镇、灵山镇,以及桂林洋农场等地共9.6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