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然氧吧’,也是‘森林浴场’,吊罗山到底有什么啊?”国庆假期,海口市民韩星和朋友前往陵水开启了探秘吊罗山热带雨林之旅。
这个国庆长假,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有人走进博物馆饱尝“文化大餐”,也有人奔赴县城体验假期松弛感……有意思的是,像韩星一样“奔县游”的不在少数,县域游正成为文旅消费新宠。□南国都市报记者 丁文文
国庆假期,陵水旅游预订量增速领跑全国。10月1日至7日,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客流量超10万人次。
年轻人爱上“奔县游”
今年国庆假期,一波“90后”和“00后”追求人少景美、休闲放松的年轻人奔向县城。飞猪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海南陵水、西藏阿里、青海玉树、云南普洱等地的旅游预订量增速领跑全国。
国庆假期到陵水喂企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0月1日,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企鹅馆内,海口市民康康身着棉服在零下3℃的“极地环境”喂企鹅,“今年‘十一’,在陵水与企鹅零距离接触,这是一趟奇妙的冰雪之旅。”
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董事长刘小鸥介绍,今年国庆节期间,园区针对海南本地居民推出了专属特惠套票,让岛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客流量超10万人次。其中,亲子游游客占比高达45%。
“猴岛很好玩!这里有很多猴子,我太喜欢这里了!”10月4日,俄罗斯游客Иванов用简短的中文与导游说着自己在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游玩的感受。国庆假期前四天,南湾猴岛接待境外游客同比实现倍级增长。客源地主要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韩国为主。
而在昌江海尾镇沙渔塘社区沙滩上,邂逅一场浪漫的日落,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国庆假期“奔县游”的新选择。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情画意,海浪轻拍着沙滩,整个沙渔塘在夕阳的余晖中,温暖而柔美。”国庆假期,杭州游客彭小米悠闲地在沙渔塘村享受着这个小渔村的宁静与美好。
“奔县游”的火爆并非偶然。
国庆假期,海南全省有18个市县联动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包括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斯巴达勇士赛、“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24国际旅游岛帆板大奖赛等,给市民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值得提及的是,串联12个沿海市县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为县域旅游添了一把火。在海南,“奔县游”的方式有N种:环岛自驾游、滨海休闲度假游、雨林探秘游、主题乐园游……
10月1日至7日,中部地区接待游客6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9.8%;西部地区接待游客125.2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
“奔县游”刺激消费增长
不是热门城市去不起,而是县城更有性价比。
国庆节期间,刘莹一家也将目标投向了县域旅游,“带着孩子在定安打卡‘乡野咖啡地图’,体验现代咖啡艺术与田园风光完美融合,很是有趣。”
“在海南,奔赴小县城旅游,是一种领略海岛风土人情的别样选择,可以更好地读懂海南的底蕴与温度。”不少年轻游客吐露爱上“奔县游”的心声。
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看来,“奔县游”成为国庆假期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影响: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县域积极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发展特色的旅游业。这不仅使县域具备了接待游客的能力,还在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文化吸引力上大幅提升。
二是城市居民对乡村的深切向往。城市居民渴望通过短途旅游,探寻那些充满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的地方,以寻求一种旅游的“松弛感”。
三是社交媒体的广泛影响。年轻群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县域游的独特体验,吸引游客前往探索。
四是追求“质价比”的旅游观念逐渐普及。今年“十一”,游客在旅游消费上更加理性,更注重性价比。县域游以其质优价廉的旅行体验,成为众多游客首选。
国庆假期,海南县域小城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不断年轻化的消费场景和业态,持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同样也刺激了当地县域消费增长。
今年国庆假期,海南中西部市县以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假日服务赢得了游客的青睐。透过数据可以窥见海南“奔县游”的热度:10月1日至7日,中部地区接待游客6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9.8%;西部地区接待游客125.2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
景区经济持续回暖,10月1日至7日,东方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8%,五指山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5.8%,屯昌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9.3%,昌江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1.2%。
小朋友与企鹅合照。(记者 吴兴财 摄)
专家建议
海南接住“奔县游”热度
要打造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
据《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统计,2023年中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达到42.95亿元,同比增长41.19%,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增长35.18%。一场游客和县城的“双向奔赴”正上演。
“每一个县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奔县游”的热潮为海南县域文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考验。“奔县游”火了。海南县域旅游该如何接住文旅这“泼天的富贵”?
吴若山认为,海南县域游不仅需要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品丰富、营销推广以及旅游线路优化等多方面下功夫,更要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自然与文化优势,将县域游打造成为海南旅游的新亮点。
他建议,海南首先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县域内拥有众多原始自然风光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在开发旅游时,应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也是海南县域游持续发展的基石。
其次,应深挖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供给。海南各县域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古迹、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结合人文特色,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康养、教育、航天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和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
在营销推广方面,吴若山举例:可以通过举办“三月三”民俗活动、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村VA”“村BA”等多元的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等,提高海南县域游的竞争力、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形成海南独特的县域游品牌。
吴若山指出,海南县域游发展需聚焦两大关键点:一是深化交通网络的优化与县域内部交通的强化,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二是鼓励和支持当地酒店、民宿等住宿业的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