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11日讯(记者 任桐 通讯员 张伟)近日,屯昌多人因接到陌生来电,关闭了手机微信、抖音、支付宝的“百万保障”,而被诈骗钱财。警方提醒,微信、抖音、支付宝“百万保障”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或者“过期”,更不会影响个人征信,无论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关闭微信、抖音、支付宝“百万保障”的都是诈骗。
案例1
10月3日,家住屯昌县南坤镇的李某(化名)接到173******的陌生来电,对方称李某的“百万保障”保险还未关闭。随后李某根据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一款名为“中银会议”的聊天软件,并在软件上与对方沟通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诈骗分子先后让李某向两个银行账户转账共计9万元、通过小米商城扫二维码付款1万元、登录对方提供的“中油好客e站”账户充值0.2万元。直至发现被骗,李某共损失10.2万元。
案例2
9月25日,吴女士(化名)在屯昌县屯城镇家中接到自称是微信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吴女士购买的微信保险没有交钱,月底会自动扣款。吴女士说自己没有买过,对方称可能是吴女士不小心点到的,并询问是否需要取消。
吴女士相信了诈骗分子的说辞,并按照对方的指示打开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网址,在该网页中向“中国人民银行在线客服”(实为诈骗人员)申请取消保险服务,“客服”让其下载“中银会议”App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之后吴女士根据对方的指示打开支付宝,进行个人信息输入,扫脸认证,扫码等操作。
随后,吴女士的银行账户被刷走4.94万元。紧接着诈骗分子以“申请保护信用卡”为由套取吴女士的银行卡账号及密码,随后分次从吴女士银行卡转出5万元。吴女士共计被诈骗9.94万元。
案例3
6月17日晚,屯昌县屯城镇居民刘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的陌生来电,对方称刘女士开通了“百万保障”的功能,如不取消则每个月会从个人银行卡扣款2000元。刘女士为了解除该功能,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个会议视频App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随后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下登录支付宝账户并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共计损失10万元。
诈骗手法分析
第一步:诈骗分子冒充微信、抖音、支付宝“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称其开通或误购了“百万保障”服务,每月会自动扣费,如不需要可以帮其关闭,如不缴费将影响个人征信。
第二步:要求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App,通过语音通话或屏幕共享等方式,引导受害人按其指示进行操作。
第三步:以“账户验证、身份验证”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承诺操作完成后,“验证金”会自动退回至原付款账户。期间,诈骗分子利用视频会议软件,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从而远程登录盗取受害人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