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7日讯(记者梁冰 特约记者王聘钊 通讯员吴天史)“没想到参与志愿服务还能攒积分换礼品,太暖心了。”10月17日上午,在美兰区蓝天街道龙岐社区,志愿者梁学兴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些日用品,这是他通过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兑换的“惊喜”。
今年9月,美兰区营商环境建设局联合蓝天街道龙岐社区创新推出“信用+积分制”应用场景,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着力形成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介绍,居民在龙岐社区登记个人信息后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公益事业、文体活动等,将获得信用积分。在社区积分超市,使用积分可兑换食用油、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
龙岐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实施“积分制”管理,正面清单项目涵盖了主动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帮助社区特殊群体、学生获得学校荣誉等四大类共22个具体项目。此外,社区积极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利用各单位优势资源支持“信用积分超市”建设,目前已有29家单位的党支部签署联建共建协议,其中9家单位承担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共吸纳301名党员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业主等不同人群作为“微网格员”和志愿者申领积分手册,累计兑换物品400余次。
美兰区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信用+积分制”应用场景是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积分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个人信用建设,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制”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