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22日讯(记者 吴岳文)琼侨歌谣,跟随海南籍华侨华人产生、迁徙,传唱着琼侨的历史与当下。10月20日,以“歌谣传情 琼侨同心”为主题的海南首届非遗琼侨歌谣比赛在文昌举办,传承和弘扬海南这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公赴南洋,阿婆把家当。阿公阿婆心相守,迎来百年长……”琼侨歌谣,是海南侨乡与海南籍华侨华人间流传的民间歌谣。从琼侨“下南洋”起传唱至今,琼侨歌谣用充满海南方言韵味的词与调,记录侨乡的样貌和琼侨出海的奋斗历程。“当初郎君去番日,十八相送泪垂垂。临行种树相订约咧,椰树结籽郎才回。”用乡音记载的琼侨歌谣,透露着浓浓“海南味”。
在比赛现场,选手们用动人的歌声演绎着一首首经典的琼侨歌谣。他们的演唱或悠扬婉转,或激情澎湃,将琼侨们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获奖者表示,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琼侨歌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首届非遗琼侨歌谣比赛冠军李秀芳说:“我特别喜欢琼侨歌谣,希望海南多举办这样的比赛,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把琼侨歌谣唱出去,传承下去。”
琼侨歌谣作为海南民间的音乐瑰宝,承载着琼侨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琼侨歌谣传承人朱运行认为,琼侨歌谣的发掘、整理、保存和传承工作,是海南本土文化的工程,也是海内外每一个海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琼侨歌谣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让海南儿童了解和学习接触琼侨歌谣,同时多举办琼侨歌谣学习班与演唱赛事,抢救乡音文化。
此次比赛由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文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原标题:海南首届非遗琼侨歌谣比赛在文昌举办 寻找乡音 唱琼侨“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