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口查获1116包涉假“双桥”味精
2024年12月22日 09:48 来源:南国都市报
执法人员查获的涉嫌侵权假冒“双桥”味精。
执法人员查获的涉嫌侵权假冒“双桥”味精。

  南国都市报12月21日讯(记者 蒙健 文/图)味精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之一 ,甚至还有人到饭馆也不忘交代别忘记加味精,在众多的味精品牌中,“双桥”味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正因如此,有不法人员为牟取暴利,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双桥”牌味精,有商家为了提高销量,购进此类产品销售,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已构成了商标侵权。近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根据厂家工作人员举报,对凤翔蔬菜批发市场、城东市场等地开展打击商标侵权专项行动,立案7宗,查获涉嫌侵权“双桥”味精1116包932.5斤。

  地址:城东集贸市场

  查获涉假味精217包 6家商家被立案调查

  “琼山辖区有部分商家销售假冒的‘双桥’味精,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近日,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奥桑味精公司”)打假办工作人员向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反映称,近期根据他们走访发现,有部分商家销售的“双桥”味精并非系其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涉嫌侵权假冒产品。

  12月17日,在广州奥桑味精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执法人员来到了琼州大道城东集贸市场。执法人员来到一家名为菜舟商行的商铺内检查发现,该商铺的货架上摆放着正在销售的“双桥”味精。

  记者在其中一包产品看到,该味精包装标识为“双桥味精、晶体、双桥味精、粮食制成、味道鲜美、品质纯正、含谷氨酸钠99%以上,净含量:250克晶体,中英合资。生产商: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出品,地址:广州市珠海区南萁路翔凤模街2号”等信息,从外包装上看并未有异常之处,经广州奥桑味精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初步鉴定,该商铺所销售的“双桥”味精为涉嫌侵权假冒产品。经现场清点,共计有500克、250克两种规格共计32包。

  在位于城东集贸市场内的海口琼山朱苗德商行内,货架上摆放有250克、500克、1000克三种规格的“双桥”味精,执法人员在表明身份后对上述味精产品进行检查。“这些‘双桥’味精产品包装印刷,以及二维码都与正品有差异。”经工作人员鉴定,该批“双桥”味精产品同样为涉嫌侵权假冒产品。据该商行老板称,这些“双桥”味精产品是他们从微信上联系对方,然后经对方骑车送到店内的,收货时没有任何进货单据、供货商资质证明材料等。

  当天在对城东集贸市场的检查中,根据广州奥桑味精公司工作人员的初步鉴定,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涉嫌侵权假冒 “双桥”味精共计217包,对6家商家予以立案调查。

执法人员查封涉假味精。

  地址:海口琼山礼宾商行

  查获899包涉假味精 店员称均是从网上购买的

  在对上述涉嫌违法商家依法予以查处后,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根据线索分析研判,结合厂家工作人员的市场走访情况,顺藤摸瓜,对凤翔蔬菜批发市场内的海口琼山礼宾商行进行突击检查。记者看到,该商行相较先前检查的商行规模较大,主要销售调味品、干货、茶叶、副食品等。在该商行货架上,同样摆放有10余包“双桥”味精产品。

  “这些同样是涉嫌侵权假冒的产品。”广州奥桑味精公司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上述“双桥”味精产品的包装后表示。面对执法人员的检查,该店店员称,目前所有的“双桥”味精都在货架上。在穿过该商行经营场所后有两个仓库间,均堆满了食用油、干货等产品。执法人员在其中一间昏暗的仓库内,发现有数十箱5种规格不同的“双桥”味精,执法人员打开其中一箱查看发现,由于包装密封不到位,有个别几包味精已出现破袋的情况。

  经执法人员清点,现场发现涉嫌侵权假冒“双桥”味精共计899包。如此大量的涉假侵权味精,该商行又是从何处购进的呢?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该店店员称,这些味精均是店内从网购平台下单进货,但没想到居然是假冒产品。对此,执法人员进行清点后依法予以查扣并立案调查处理。

  据统计,此次专项行动共计立案7宗,查获涉嫌假冒“双桥”味精1116 包932.5斤。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表示,通过此次专项行动,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后期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巡查力度和打击力度,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如何鉴别真伪?

  一袋一码!

  每包双桥味精 都有“身份证”

  对消费者来说,假冒伪劣产品除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外,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安全性难以保障。消费者如何鉴别所购买的“双桥”味精是正品呢?广州奥桑味精 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双桥味精投入巨资进行“一袋一码”的防伪研发,每一袋双桥味精包装上都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溯源码“身份证”,消费者扫描正品产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产品的相关信息。

  记者扫描“双桥”味精500克正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后,输入产品溯源码后4 位,即可显示产品的溯源编码信息,查询次数、查询日期,以及产品的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而记者扫描假冒侵权产品上的二维码,则显示一行文字为“已被查询多次,谨防假冒!”

  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购买味精、食盐等食品最好去大型超市或者有相关资质的专卖店,如发现有人制假售假,可向监管部门举报。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