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海口高新区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2025年02月26日 13:23 来源:海口日报
2月19日,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海南倍特药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2月19日,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海南倍特药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2月17日,记者在位于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葫芦娃药业集团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看到,智能化生产车间内,AGV小车来回穿梭搬运货物,自动化流水线马力全开赶制订单,一轮新的生产热潮正在掀起。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为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争当强工业排头兵,开年以来,海口国家高新区各产业园区奋力跑出生产“加速度”,铆足干劲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本报记者 王子豪

  产能全开赶订单

  “今年我们冲刺一季度开门红‘首战告捷’,目前已发货11.4万件,一季度计划发货26.7万件。”在紧张忙碌的包装车间,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萍介绍,针对流感高发期,公司抗病毒药物和中成药如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复方感冒灵颗粒、奥司他韦等药品订单量大幅增长,目前生产线已全面启动,工人加班加点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记者现场了解到,为了加快拓展国际化市场,该企业已专门组建国际贸易业务部门,推动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产品出口的复合型业务模式。“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东南亚地区的药品注册、专利和商标注册,公司通过AEO高级认证后,已经着手开展与东南亚、中东地区的外贸业务。”刘景萍说。

  在海口药谷工业园,作为园区代表性企业之一的海南倍特药业,其海口生产基地同样是一片繁忙。包装车间内,数名工作人员正在监测智能检漏一体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下线产品进行出厂前的最后包装检查;智能仓库里,一排排已打包装箱的货物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地医院药房。

  “目前我们所有的生产线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平均每天要生产上百万支药品,并将四五千件货物发往市场。入选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试点后,我们的首单加工增值产品已于去年年底完成出货,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企业负责人刘争光称,他们已经对多个同类试点产品进行了研究立项,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3至5个品类被纳入试点名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服务添动能

  重点项目是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引擎。去年以来,高新区不断完善“极简审批+承诺备案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优化极简审批事项和企业服务平台,将开工前审批手续办结时限压缩近九成,为在建项目、落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极简审批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从申报到取证一天就能完成,加快了项目进场和施工的速度,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2月19日,中建三局海口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项目设计总监何金奇告诉记者,项目部力争在6月30日前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为后续如期完工打下基础。

  推行极简审批是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召开项目投产协调会,集中解决企业、项目的急难愁盼问题;在项目工地开展“局长接待日”活动,将服务送到生产建设一线……近年来,高新区企业秘书聚焦项目建设“全链条”服务,通过高效精准施策确保要素保障落实到位,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园区121名企业秘书已实现389家企业和139个项目服务全覆盖,成功解决了60多家企业(项目)遇到的各类难题。

编辑:陈少婷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