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清晨,在陵水黎族自治县青山水厂调度中心内,县环投集团供水公司的操作员在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的页面上,进行日常巡检,查看厂内所有水泵的实时情况。用鼠标点击“远程—激活”,一台水泵随即启动,用以保障市民群众晨间用水高峰期的需求。另一边,工作人员正在巡查厂内的用水场所,检查水管、水龙头等用水器具日常工作情况,是否存在管网漏损现象。
供水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这是陵水多措保供、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作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水务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陵水水务供水公司)的总厂,青山水厂一、二、三期项目日供水量可达到10万吨,主要供应范围为椰林、三才、黎安、光坡等乡镇,管网基本覆盖整个县城及周边乡镇。
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对厂内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远程控制,管理平台还包括供水管网GIS、巡检管理、工单管理系统。
“供水管网GIS系统以管网数据为核心,实现从水厂到用户的供水管网相关资料的统一信息化管理。”陵水水务供水公司副总经理许兴志介绍,各个监控点实时监测管网瞬时流量、压力、水质等数据,通过“一屏展示”,快速识别管网事故风险并预警,提升供水管理效率。
此外,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稳定,提升供水系统抗风险能力,陵水多部门联合定期巡查水源地,并以厂级、管网、终端三级水质监测体系进行水质全流程管控。
不仅如此,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也十分关键,陵水制定完善的供水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今年春节期间,陵水水务供水公司值班人员巡查发现温德姆酒店门前路面上有大量水溢出,疑似自来水管突发爆管,经勘查,是DN600供水主管道破裂。
对此,陵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供水公司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使用供水管网GIS系统对破裂管道进行分析,迅速定位漏水点位置,争分夺秒展开抢修工作。技术人员高效协作、分工有序,带压维修经过11.5小时的连续奋战完成抢修,恢复正常供水。
在陵水黎安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池旁,该厂工艺运行人员陈振雨正用溶解氧仪检测池内的溶解氧浓度。“日常,我们严格实施污水处理质量的检测监测,包括COD、BOD、氮氧等重要指标。”陈振雨说。除了运行人员日常的监测和维护之外,智能化管控系统也让污水“治理”转向“智理”。
在治污过程中,治理与监测需一并发力。安马大排沟和长水洋大排沟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等整治措施完成消除劣五类水体任务,陵水环投集团旗下陵水县水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密切关注两条沟的水质情况,对两条沟沿线开展值班巡查以及对监测断面取样检测,确保厂泵站正常运行、监测断面持续稳定达标。
从水厂到管网、从“源头”到“龙头”,接下来,在这条城市供排水“生命线”上,陵水将持续深入推进“六水共治”,多措并举确保保供稳排“不断档”,护航群众“水”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