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首票“保税租赁+‘零关税’”航空器业务落地
2025年03月09日 16:54 来源:海南日报

  本报海口3月8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3月8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一架货值366万美元的AW109SP直升机日前从境外“落户”海口,标志着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首单“保税租赁+‘零关税’”航空器业务正式落地。

  保税租赁,是指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的租赁企业,同承租企业以综合保税区内保税货物为租赁标的物开展的进出口租赁业务。“零关税”航空器,是指符合政策条件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营运的进口航空器,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此次业务充分发挥了综合保税区保税政策和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的叠加优势。”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内租赁企业利用保税政策进口航空器,再通过租赁贸易方式出租给取得“零关税”航空器享惠资格的企业(以下简称享惠企业)。保税政策让租赁企业减轻税费成本,享惠企业则通过分期支付租赁费,用低成本获得“零关税”航空器使用权,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这次综合保税区租赁企业和‘零关税’航空器享惠企业的合作,为‘零关税’航空器从进口路径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政策叠加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蓝乐租赁(海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据了解,此次政策叠加应用该订单,可让租赁企业减轻税费成本超过400万元,有利于企业拓宽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支持该业务落地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海口海关前期积极对接企业,组建业务专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在企业备案、业务申报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畅通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此外,海口空港综保区着力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用好用足维修免缴保证金、暂时进境维修转内销、维修航材保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境外飞机选择来到海南开展保税维修,助力航空维修现代服务业集群建设。截至目前,海南自贸港航空保税维修货值超过450亿元。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关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保税+”业态创新,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和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运用“智能卡口+视频监控+红外线”等智能技术对入境飞机全流程监管,为企业提供24小时通关、查验等“一站式”服务,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晓东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