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3月20日电(张月和)以“中国种业振兴南繁硅谷崛起”为主题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20日在海南三亚开幕,超2000位种业界同仁和国内外嘉宾参会,围绕种业发展和南繁硅谷建设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研判行业形势,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品种智造是未来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大会主论坛上作报告时提出,育种历经驯化育种、遗传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等阶段,育种“5.0时代”是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时代。
李家洋介绍,智能品种以自主应对环境变化为核心特征,需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培育出能够实现最优化的动态调整株型,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实现增产增质、减投减损的作物品种。
作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攻关的核心平台,当前,南繁硅谷已逐步由建设阶段转向功能释放阶段。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王祺扬表示,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承载地,三亚立足发展种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政策优势、制度优势,围绕体制机制、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创新,举全市之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南繁全产业链。
“中国为全球种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种子联盟(ISF)秘书长迈克尔·凯勒(MichaelKeller)期待与中国种业界深化战略协作,持续加强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种业营销服务及国际种子贸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大会期间,中国种子协会与国际种子联盟进行合作签约,双方将在种质资源、植物检疫、植物育种创新、种子营销服务以及国际种子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
会上还发布了“2024年中国种业十件大事”,包括中国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任务顺利完成,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得“共和国勋章”,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快推进“仿种子”清理工作,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累计超过7万件,21个畜禽新品种通过审定、17个畜禽等新资源通过鉴定、23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审定,国产白羽肉鸡市场占有率达28%等。
此外,大会将在21日至22日举办生物育种产业化与企业发展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论坛、国际合作论坛等3场分论坛及系列专题活动。大会还设置了近5000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集中展示崖州湾科技城建设、海南农垦南繁发展等成果和40多家企业及单位的创新成效;并面向全国征集了水稻、玉米、鲜食玉米、瓜菜、杂粮等作物共2000多个品种,在会期进行室外品种展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