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娘子军”回娘家,引燃海南“演艺+”文旅新IP
2025年03月24日 11:28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记者 丁文文

  座无虚席!耳目一新!热烈而感动!

  3月14日至23日,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开启首轮海南驻场演出,这是该剧创排首演61年以来在全国的首次驻场演出,计划全年分三轮演出29场,带市民游客在海南这片诞生红色娘子军的沃土上,沉浸式感受芭蕾艺术之美。

  在文化生活日益多元的今天,“娘子军”回娘家驻场演出为何还能如此火爆?“一出好戏”与海南文旅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和带动效应?

  当足尖艺术邂逅红色热土

  用足尖艺术讲述红色故事。

  3月14日晚,《红色娘子军》首轮海南驻场演出拉开大幕,海南省歌舞剧院座无虚席,1000多名观众现场重温这部中国芭蕾史上的经典之作。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演出现场。记者 马一鸣 摄

  当晚,舞台红色大幕缓缓拉开,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里,贫农女儿琼花被绑吊在柱子上……演出一开始,“琼花”的命运就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第一幕,“琼花”逃出虎口追求自由,在椰林里与“洪常青”相遇,“琼花”一个“倒踢紫金冠”的经典舞姿引发全场惊叹。

  演出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大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一些观众被深深感染,情到深处还流下眼泪。在“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耳熟能详的旋律中,现场观众内心的热情不断被点燃,不少人跟着哼唱。

  “在海南的每一次演出,都像是与这片土地进行深度对话。”第六代“琼花”张浥洙坦言,“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热情好客的人民,让自己对琼花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舞蹈表现上也融入了更多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再次观看中芭的演绎,依然激情满怀,让我更加振奋!”《红色娘子军》海南驻场演出首场结束后,海南省旅文厅厅长陈铁军说,“感谢全体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和表演,为海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希望中芭能带着《红色娘子军》走得更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娘子军”家人的见证下,3月15日晚,新“琼花”刘馨蔚迎来精彩首秀,再现新时代“娘子军”的风采。

  作为目前最年轻的“琼花”,刘馨蔚在演出结束后难掩激动之情,“在娘子军的故乡海南迎来我的首演,把《红色娘子军》这部中芭‘看家戏’呈现给‘娘家’的观众朋友,备感荣幸与激动。今后将不断提升和锤炼自己,稳稳地接住这个接力棒。”

  “向前进、向前进!”伴随着铿锵的合唱,红军战士紧握拳头、高举手臂在舞台上一字排开,以昂扬斗志与革命热情,迈着坚定的步伐不断向前……这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最后一个场景。

  3月23日晚,首轮演出收官,谢幕时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历久弥新、常演常新,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曲终人不散,精彩继续上演。“6月5日至8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二轮演出将在海南省歌舞剧院连续上演5场。”海南省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第三轮演出将于11月开启。”

  引发超万名观众“怀旧”热

  首轮9场演出吸引超万名观众走进剧场。

  这些观众当中,既有祖孙三代一同前来观看的,也有多位红色娘子军的后人,更有不远千里的游客组团而来重温经典。

  距离演出开场还有半小时,观众有序走进剧场,站在手挥军刀、整齐起舞的《红色娘子军》剧照海报前,驻足留影。

  67岁的哈尔滨游客季洁对“琼花”有着很深的情感,“‘琼花’就是我们当年的偶像,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很大,时隔多年想通过这部芭蕾舞剧重温儿时记忆。”

  琼花“倒踢紫金冠”的造型,女战士操练场上的飒爽舞姿,红军排队冲锋陷阵,舞台上快速前进的队伍仿佛无穷无尽……这些载入中国芭蕾史册的经典场面如今看来依然震撼人心;而“万泉河水”“娘子军练歌”等经典的旋律,也成为印刻在几代中国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经典的作品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沉寂的。虽然剧中的年代离我很遥远,但现场观看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演出结束时,海口市民张浩意犹未尽。

  “观看《红色娘子军》时,那些故事瞬间在脑海中浮现,内心像被重锤狠狠敲击,久久不能平静。外婆和她的战友怀揣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在革命先辈的引领下踏上征程,以热血和生命抗争。”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的外孙女马世菊眼含泪光。自幼与外婆共同生活的她,深受红色娘子军革命故事的影响。

  “如今这部芭蕾舞剧将他们的精神具象化,每一段旋律、每一次旋转、跳跃,都是老一辈‌矢志不渝的写照。这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对热血岁月的深情回望。”马世菊说。

  “这一刻,鲜活的记忆具象化了。”青海“60后”游客冯常青虽然是第一次观演这部经典之作,但跟《红色娘子军》渊源颇深。196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尚未出生的他,已被父亲以剧中革命战士“洪常青”之名寄予厚望。

  “父亲说,生男孩就叫常青,女孩就叫琼花,这是属于我们家的红色传承。”冯常青说,他的父亲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红色娘子军有着深刻的情感,经常在他耳边讲述红色娘子军的故事,“红色故事要像父亲教我那样,继续讲给下一代听。”

  跟着《红色娘子军》游海南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已成为旅游新风尚。

  当“洋面孔”遇上“娘子军”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首轮驻场演出现场,海南旅游国际推荐官组团也来到现场观剧。

 

海南旅游国际推荐官组团来到现场观剧。记者 丁文文 摄

  海南旅游国际推荐官妮拉来自俄罗斯,但对《红色娘子军》并不陌生,“之前就听过《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一直期待现场观看。”

  “惊艳!震撼!感动!”演出结束后,妮拉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剧中的娘子军非常勇敢,打破了传统女性的形象,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芭蕾舞剧。”

  “海南很city,欢迎来travel!”妮拉发出邀约,“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海南看演出、品美食。”

  事实上,作为文旅融合新IP,“演艺+旅游”具有沉浸式、强互动、重体验等特征,契合游客场景化消费的新需求,于游客而言,它也是认识、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

  如今,海南也正通过一场场高品质演艺活动落地等,不断吸引游客来琼旅游。

  值得提及的是,日前,海南修订出台《海南省进一步促进文体旅商展联动扩大消费若干措施》,新增“支持旅游演艺”,为进一步推动旅游演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与吸引力,鼓励创新演艺形式,提升旅游演艺品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旅游演艺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增加旅游消费,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海南省旅文厅副厅长刘成表示,下一步,将借助《红色娘子军》海南驻场演出的契机,以国际艺术语言讲好海南故事,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具体而言,海南将演出为媒,向全球芭蕾艺术爱好者发出“跟着《红色娘子军》游海南”的诚挚邀请,依托中芭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沉浸式体验海南文化,擦亮跟着演艺游海南的靓丽名片。

  同时,通过场景联动,打造“演艺+”旅游,以《红色娘子军》驻场演出为契机,带动重点城市红色研学精品路线,让游客在观演之余感受椰风海韵与革命精神的交融。

  此外,借助中央芭蕾舞团专业资源培育海南本土芭蕾人才,争取建立“永不落幕的《红色娘子军》”常驻演出机制。

  “期待通过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架起海南与世界的文化桥梁,让《红色娘子军》成为自贸港国际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刘成进一步表示。

编辑:符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