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龙华区金贸街道工会驿站,海口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职工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本报4月7日讯(记者周慧)4月7日,市红十字会向市总工会捐赠6台AED投放到工会驿站,并在龙华区金贸街道工会驿站举办应急救护培训,积极拓展我市工会驿站服务功能,提升应急救护响应速度,更好服务职工和市民。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简称,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当天,培训活动邀请海口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师王长福主讲,整齐摆放的AED和干货满满的急救培训,吸引不少职工和群众前来学习。王长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围绕心肺复苏、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等内容进行讲解,并带领职工群众开展实操模拟,在互动中增强应急救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基层驿站投放AED,进一步织密了职工群众的急救防护网,让我们更安心。”金贸街道工会驿站工作人员曾传鑫点赞道,此次应急救护培训通俗易懂,让大家今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救、敢救。
据介绍,此次捐赠的6台AED将投放至海口江东新区工会驿站、新城吾悦广场工会驿站、龙华区金贸街道工会驿站等6个人流密集的驿站点位,进一步增强驿站的应急救护能力,筑牢保障职工和市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防线,让工会驿站从“暖心驿站”进一步升级为“安全守护站”。截至目前,海口共有具备AED的工会驿站14家。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工会驿站+AED”开展急救培训,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在遇到突发事故时的自救和他救能力,为社会注入新的救助力量。